你好,我叫五店市欢迎奔向大学的你邀请
高考结束了
成绩也公布了
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
又有一批莘莘学子
将在8月底踏上异地他乡
奔向心仪的大学
?
A
大
次
学
开车时间
8月底
XX车XX号
票价知识无价
一经认证全国有效
五店市
现在“晋江经验”正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主流媒体最近都在报道晋江。今天,小编带你认识一下获评4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五店市(下期我们还会介绍更多晋江景点)。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这样你就可以为你的新同学介绍晋江景点,还可以邀请他们来晋江“做郎客”哦!
五店市,浴火重生的火凤凰
古时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有一种叫“火凤凰”的神鸟,当它满五百岁的时候,会衔来许多香木,堆集在山顶,引火自焚,而后从烈火中翩然重生,精神更加健旺,羽翼更加鲜艳,从此高翔天地,长生不死。晋江五店市,这一处美丽的传统街市,说起她的前世今生,宛然就是这么一章浴火重生的历史——
▲闽南红的七彩乐章陈金展/摄
曾经辉煌
早在唐代开始,靠近青阳山北的地方形成一个小小的集市,因为这里正处于郡城泉州通往晋江东南沿海永宁、深沪、福全诸乡的官路边上,这个小集市成为过往行人歇脚、点心的好去处,而临近的居民,也把这里当作墟集,每月初一、十五到这里出售余粮和家养的牲畜,购买必需的农具、杂货。
▲吴坤辉/摄
那时的人简率,看到在这里开店铺的主人家姓吴,就径直把这处集市唤作“吴店市”。后来那吴姓店主不在了,日子一长,人们也渐渐把他淡忘了。在闽南语中,“吴”“五”两字的发音相近,就有人把“吴”字写成“五”字,唤作“五店市”。看看这里的店铺不过三五家,过往的是五路十方之人,买卖的货物五方杂陈、五光十色,这样的称呼倒也般配,之后便有了“五店市”这约定俗成的名称。
▲杨伟聪/摄
在青阳也就是五店市居住的,先是有蔡氏、王氏和张氏,到了后来,又有了赵氏、庄氏、苏氏、李氏、林氏等诸多家族。单是从几家族谱看来,人们就会知道小小的青阳山有多么迷人,各姓氏的先祖都是因为爱上这里山水的秀美而迁居于此的。
??刘翼/摄
▲杨颖聪/摄
青阳一带在宋代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原来海边的沼泽,开垦成广袤的良田,附近的九十九溪,围堰蓄洪,修渠引水,六里陂、大盈塘作为当地的水利,周边数十里的田地都得到灌溉,青阳一地成了晋江中部的富庶之所、鱼米之乡。到明代,这里土地拓广,人口繁衍,市场也得到扩展,分成青阳上市和下市,分属二十七、二十八二都。
▲陈金展/摄
青阳一地历来阀阅相藉,缙绅众多,所以这里的官邸大厝比比可见,什么天官第、状元衙、一门厅、布政衙、大夫第、进士第……多是五开间三落、三开间三落大厝,门前树立旗杆,十分壮观。清代、民国以来,青阳一地过南洋、渡台湾的越来越多。
举凡在外地打拼事业有成的,无不稛载回乡,起造厝宅,致荫家人,贻福后代,且又不惜工本,雕石镂砖,极尽装饰之华丽,于是青阳山边,一座座红砖大厝鳞次栉比、光彩夺目,围绕在那古色古香的旧官邸周围。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风东渐,一些新潮的华侨,带来洋工程师,进口洋灰、钢筋,在家乡建筑一幢幢小洋楼,楼宇坚固壮观,如鹤立鸡群,居室垲爽光亮,更适宜居住,人们称之为“番仔楼”。
▲庄璇璇/摄
浴火重生
时间进入21世纪,一场城市化的运动在全国铺天盖地地发动起来了。
年,旧城改造进行到青阳片区时,以雷厉风行著称的晋江市委、市政府出现了鲜有的犹豫。这里有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鼓庙(乡贤祠)、庄氏家庙、蔡氏家庙,还有周边这么一大群红砖大厝、番仔楼。拆呢,还是不拆?迁呢,还是不迁?
▲刘翼/摄
先说坐落在石鼓峰畔的石鼓庙吧,这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神庙。因为神迹显赫,石鼓庙香火遍及遐迩,在闽南乡村有九十余处分灵,在台湾有十七处香火,菲律宾马尼拉市华人区也有顺正府大王公神殿。无可置疑,古老的石鼓庙在海内外晋江人心目中有着足够的影响。
←
刘翼/摄
陈金展/摄
→
庄氏家庙坐落在青阳山北麓,遥对泉州清源山。晋江有句俗语:“塘东崎,檗谷大,庄厝祠堂盖南门外。”说的这晋江屈指第一的祠堂就是庄氏家庙。祠堂历代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七开间二进,高大宏敞,屋顶高低错落,燕尾高翘,屋角耸立鸱吻,屋脊装饰剪瓷图案,繁复华丽。祠堂墙面用六角花砖砌就,两边安青石八角螭虎窗。
古厝南音
●
赖进财/摄
再说与庄氏祠堂并列媲美的蔡氏家庙。祠堂历史相当悠久,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却被狂轰滥炸的日寇飞机炸成一堆瓦砾。年由海内外蔡氏宗亲组织的重修青阳蔡氏家庙委员会主持重建。为五开间两落硬山顶砖石木构建的仿古建筑,一米多高的石砌台基,使祠宇显得分外宏伟。
如果说到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那么青阳蔡氏、庄氏两座宗祠无疑就是最好的标志。
赖进财/摄
杨颖聪/摄
处理这几处文物的最佳方案是原地保护,按文物法规定还得留下相应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更何况,在其周边,还有诸多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厝、民国时期的华侨建筑,譬如天官第、布政衙,譬如柳青新宅、朝北大厝,萃集砖雕、石雕、木雕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一砖一石无不蕴藏着历史的痕迹,无不显现出匠师的心血。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当时主持旧城改造的晋江市区旧城改造建设指挥部决定,保留下青阳山麓一片占地一百二十六亩,包括上述三处文物建筑在内、拥有一百二十余座传统建筑的街市,作为民俗文化保护区,取名为“五店市传统街区”。
▲刘翼/摄
根据规划,五店市将保持原来“一庙双祠山塘连”和“一街七片五店市”的街区文化格局,并融合“青阳八景”和闽南高甲戏、布袋木偶戏、茶艺表演及宗祠竖旗、祭祖等闽南风俗主题,共同构成整个街区的景观网络。
经过检测,古厝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其中约占半数的明清古厝,大都有梁檩腐朽、墙体倾斜的现象。同时施工的还有地下停车场、地下管廊、挡土墙、道路、中心水池、戏台、绿化工程、景观工程、给排水、燃气、灯光、网络、消防……每日有数以百计的身影在这里挥汗劳作,为的是让古老的五店市脱胎换骨,再现美丽的容貌。
掌中情
●
刘翼/摄
焕发光彩
工程尚未完成的五店市传统街区,像手执纨扇半遮脸的美人,一出台就引来满堂喝彩。年7月,被泉州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组确定为泉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是年11月,被福建省文化厅列为福建省重点文化项目;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2月,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泉州分会场在这里录制,五店市的倩影进入了海内外亿万中国人的眼界。
←
刘翼/摄
徐维耕/摄
→
一时间,游客纷至沓来,无论在水光潋滟的晴日,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从薄雾氤氲的清晨,直到灯火阑珊的午夜,五店市石板路上,游踪不断;青阳山木栈道间,行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红男绿女中,既多探新寻奇的年轻伴侣,也不乏怀古思旧的白发翁媪;既多操本地口音的游客,也常见高鼻碧眼的洋人。
??杨颖聪/摄
??刘翼/摄
燕尾脊古大厝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这种建筑对称严整,砖、石、木结构,使用的穿斗式木构架拉结稳固,“墙倒房不塌”,经过修葺可达数百年之久。通常以白石为墙裙,红砖墙面,硬山式屋盖,板瓦上施筒瓦,檐前安垂珠,高屋脊,两端上翘如燕尾。因其形式类似宫殿建筑,故又称作“皇宫起”闽南古大厝。
▲杨颖聪/摄
五店市
五店市保存着石鼓庙、梅山亭等几处宗教场所,每日依然香烟缭绕,梵音呗诵。这些大小庙宇的保护,保存下民众悠久的历史记忆、丰富的传统文化、深厚的血缘感情。
在五店市传统街区,老青阳还可以寻找到“青阳八景”的踪迹,比如“阳山苍翠”“桃花叠浪”“樟泉圣井”“雁塔地灵”“纱帽石”几处景观都得到刻意的保留和恢复。
来五店市传统街区旅游,不能不品尝一番这里的美食。除了几家国内有名的餐饮连锁店,这里还有一道老晋江美食街,荟萃了晋江各地的知名小吃。安海土笋冻、炸菜粿、深沪鱼丸、马鲛羹、壶仔饭、东石海蛎煎,还有衙口花生、坊脚绿豆饼……吃不了尽可以兜着走。
▲泉州市石将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图
▲中青旅游/图
来过五店市的人,无不对这里的“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闽月是故乡明陈金展/摄
—
来源:
《凝固乡愁》
之《五店市,浴火重生的火凤凰》节选
作者:粘良图
朋友,如果你也觉得此文不错,请移至文末
“1+N”微媒体联盟·第29期
晋江新闻网精选(戳下方标题)超燃!今晚《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都在报道“晋江经验”!赶紧收藏!!!
福建这6条在建铁路有重要进展!其中一条经过晋江!
英林这小伙堪称“防爆尖兵维和功臣”——“感动晋江?军旅成长记”系列报道
今年福建普通高校专升本志愿填报录取,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粘良图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cz/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