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乡实践故事探究ldquo
“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中国内衣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这些响亮亮的名号,都与一个县域——晋江有关。这座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县市,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摆脱贫困状态,年工业生产总值高达.2亿元,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四位,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均位居全国县域第二位。晋江所取得的瞩目成绩得益于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晋江市调研,下企业、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提出了“晋江经验”。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人民脚踏实地地发展实体经济,这也成为晋江多年来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和行动指南。在“闽宁协作”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总结晋江发展经验,助力宁夏脱贫也就成为两地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1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总结晋江市脱贫攻坚的经验,来自社会历史学院级的张锦胜同学于今年暑假带头成立了“晋江经验”调研小队,开展了相关的社会调研。
调研小队于7月7日前往晋江市中共党校,听取了讲述“晋江经验”的党校培训课。作为一名年轻的晋江人,调研小队听着老师讲述晋江的崛起史,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也对自小生长的这片土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后,调研小队前往晋江市展馆,探寻晋江的发展经验和历程。
晋江市展馆的一层——晋江经验馆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场所,展馆内设置“城市基因与红色基因”、“孕育萌芽”、“诞生成型”、“践行发展”、“大美晋江场”、“城市名片”、“经验启示”、“展望未来”等展区,主要涉及对晋江的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的介绍和对“晋江经验”的讲解。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下,调研队队员重温晋江的发展史,对“晋江经验”有了初步了解。所谓“晋江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具体为: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02新一代的晋江人一直享受着“晋江经验”所带来的红利。晋江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全市统筹、全市一城”的发展思路,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统一谋划,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一经验表明,在转型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在“晋江经验”的指导下,每一位晋江人都坐拥梦想成真的机会。青年人或乘政策之东风,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乘风破浪,摇身一变成为青年企业家;或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原有的阶级壁垒进一步被打破。“晋江经验”是人民创造的,宗旨也是为了人民。晋江秉承“为民建城、为民管城、为民创城”理念,从一个“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特大镇”蜕变成为一座“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可托付终身”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2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晋江也在“闽宁协作”的号召下有亮眼的表现。晋江市辖区下有“罗山”,而宁夏也有座大山叫做“罗山”,这便是两地的缘分。宁夏罗山山脚有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在“闽宁协作”的统一部署下,两地于年7月首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现在,宁夏罗山这片曾经的荒漠不仅有美味的羊肉、葡萄酒、枸杞、黄花菜等特产,居住着淳朴的百姓;还有红寺堡区晋江体育馆、红寺堡区晋江中学、红寺堡区晋江幼儿园、医院晋江综合楼……在8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些带有晋江元素的“牌子”,令人倍感温暖。教育是改变贫困的最好方式。位于区政府边上的红寺堡区晋江中学,是晋江援建的教育类项目之一。该中学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有66个教学班、名学生。晋江共投资余万元,支持建设办公综合楼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补助建设标准化运动场,配置电脑余台、多媒体设备数十套等。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为了让最需要照顾的困难人员有个温馨的家,晋江援建红寺堡敬老院修缮及扩建。红寺堡敬老院居住着76名五保户对象,他们都是无子女的老人,或者没有父母的孩子。四年的帮扶时间内,晋江落实援助资金近万元。晋江派出的两批援建干部,坚持以“民生优先,惠及面广,体现特色,树立形象”的援建思路来帮助红寺堡区人民的脱贫之路,真真切切地干出成绩来,也让“晋江”二字留在了红寺堡区老百姓的心中。年,晋江结束四年的援建工作,德化县接过了援建红寺堡的“接力棒”。但晋江与红寺堡的协作并未结束,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红寺堡生产的葡萄酒在晋江热销。晋江对红寺堡的援建,已转化为特色产品对接销售。截至目前,红寺堡葡萄种植已达10.6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已建成酒庄(厂)18家,投产13家,年产成品酒万瓶,每年解决农民就业30多万人次。0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晋江经验”的总结,正是对于晋江特色道路与发展规律的寻根溯源。本次“晋江经验”调研之旅,对于身处学校象牙塔的实践队员们而言,是一个深入了解社会大课堂的机会,更是“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契机。调研队队员领略了“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晋江精神,生发出对故乡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使命与决心。在“闽宁协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晋江人为后来者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相信在未来的两地扶贫合作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扶贫之路,为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供稿
社会历史学院张锦胜张心怡
供图
社会历史学院张锦胜
图文编辑
砺青工作室新媒体蔡昀含
审核
社会历史学院巫志峰李雅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hj/1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