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起来了晋江这个村有深意晋江经济
在外打拼几十年的老张,越来越享受回乡的生活。茶余饭后,他常绕着村里新整治的池塘走一圈,再到边上的百年秋枫树微景观坐着纳凉。他说,如今的乡村既生态又惬意。老张是晋江内坑镇黎山村张坑自然村的村民,几十年前离开乡村,外出谋生。今年,他听说村里环境治理得不错,于是专门回了一趟家。见到乡村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家门口池塘的改变,更坚定了他回乡居住的信念。“家门口的小池塘,原本杂草丛生,周边也没有防护栏,水质也不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样的环境,看了就不想居住。”老张向记者回忆起以往池塘的样子。池塘整治前去年,黎山村启动池塘治理工程,对池塘进行清淤、砌坡,装上了护栏,建了人行步道,设了太阳能路灯,还进一步拓宽了周边道路和桥面。治理后的池塘面积达5亩,乡村景观得到极大靓化、提升。由于池塘就在家附近,老张得空了就会在池塘边的人行步道上走几圈。“一圈下来大概米,享受着青山绿水,心情特别好。”老张说,到了夜晚,太阳能路灯就会亮起来,池塘又是另一番模样。环境变好,池塘的水质也好了。在池塘的一侧,有多亩的农田,放眼望去,田块平整,生态和谐。“重新治理后的池塘水,经过一条沟渠,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黎山村委会主任张成立介绍,“池塘是活水,有出水点,老一辈称之为‘深泉’,治理过程中,我们将‘深泉’的位置和名字标注起来,让这个名字继续流传。”池水碧波粼粼,岸边绿树掩映,既生态又和谐。随着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断深入,村中一棵百年枫树摇身一变,融入乡村微景观中。闲暇时,村民们总会来到这里纳凉闲聊。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微景观中还建设了红色记忆单元,记录着村里“五老”人员的情况等。张成立说,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红色的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像老张一样回乡居住的村民。本报记者:陈崟文图本期编辑:张华玲本期审核:林建国刘莹莹全国首个!恭喜柒牌!晋江严查!安海、陈埭、紫帽深夜多人被...
上一篇文章: 靓起来了晋江这个村有深意晋江经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cz/1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