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拼出泉力度
泉州市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预计,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0.6%、突破千亿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左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效益提高、后劲增强。
拼经济
●开展“项目奋战年”活动,开工重点项目个,建成重点项目个。深化“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开展强企业、龙头企业等专场签约,新签约项目超个。
●举办“爱泉州·大乐购”等系列促销活动,组织订货会、微展会、产业展等各类活动多场,设立城市产业会客厅暨优品展示中心,打响“国潮泉州”品牌。
●新增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个,网络零售额超亿元。获批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
●实施泉州优品出海行动,推动市场采购全国通关一体化,建成全省首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落地海外展销中心、海外仓32个。
做实业
●抓创新促应用:净增高新技术企业约家、累计超家,新引建高水平科创平台8家。深化人才“港湾计划”,落细落实“涌泉”行动。新引聚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各类人才10.8万名。累计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8家。
●“筑巢引凤”:实施市级园区项目94个,拉动各类企业投资亿元以上,园区建设8种典型在全省推广,入园企业超家。
●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累计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新增“四上”单位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总量达家。商标有效注册量达76万件、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
●绿色数字技改:获批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9个,推广数字化生产线条,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家。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规模全省第一。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个。
●“文旅+”专项行动:新增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国家4A级景区4个,举办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等主题活动多场,全方位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中国美食旅游“十城”,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现代农业发展:建成提升高标准农田14.5万亩,在全省首创“粮—菜”轮作旱稻。安溪、德化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开工山美、惠女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白濑水利枢纽项目加速建设,马跳水库大坝顺利封顶。获批晋江国家级渔港经济区。
提品质
●深化“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实施重点城建项目个、年度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古城保护提质提效,基本完成中山南路周边20条街巷改造提升,开展“第五立面”整治修缮。●24个重点片区更新加快推进,江南片区繁荣大道完工通车,鲤城、石狮、晋江、德化等4个项目列入城乡品质提升省级样板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个、3万户,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深化“聚城畅通”专项行动,开工建设金屿大桥、百崎大桥,完成晋江隧道规划设计;武荣大桥主桥贯通、国道改线顺利推进,建成通港东街和洛江西环路快捷化改造工程、泉南沙厦高速改扩建主线工程;福厦高铁泉州段正式通车运营,城际铁路R1线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化“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成立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79个,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整治裸房4万栋,完成个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新改建供水管网3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公里、安防工程公里。推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做法成为全国典型,国家发改委在我市召开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12个指标进入全省标杆、数量全省最多。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成统一政务云管平台,投用移动端掌上政务与便民服务APP,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以上。优化整合“一件事”集成套餐项,推行“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等审批提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完善国企综合考核体系,市属国有资产规模、效益快速提升,资产总额超亿元、利润总额超30亿元,均三年实现翻番。●启用全国首个“台胞医保/健保线上服务平台”,恢复泉金客运航线,加快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建设,累计向金门安全供水超万吨。惠民生●深化“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坚持超七成五财力投入民生,完成4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个“党建+”邻里中心。●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6万人。全市新增“五险”参保人数30.1万人次。●建设养老床位张,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3万个、中小学学位3.25万个。建设乡村温馨校园特色校50所,创建“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个,“5G+专递课堂”试点学校覆盖所有县(市、区),高考创历史佳绩。●全市新增卫技人员名、医疗床位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个。医院晋东院区开工建设,医院二期、医院北峰院区建成验收。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泉籍名医库、临床学科专家库,新增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医院同级检查结果互认,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范围分别扩大至种、35种。DRG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2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信用医保,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人一档+大数据+网格化”基本医保参保做法在全国推广。●推进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11个重点文物抢险加固、保护修缮工程。成功举办海丝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首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海丝泉州文学周。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4个,举办常态化公益性惠民演出活动超场。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收获7金6银2铜,成绩居全省第一。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cz/1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