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外训田龙探寻晋江经济发展的真相

  12月7日——12月12日,我受市统战部安排,来到福建晋江党校,对晋江经济发展进行了学习、考察和调研。   晋江这样一个面积仅为宜都市二分之一的县级市,竟承载了号称海内外万的人口。这个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农村,却在年撤县变市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福建省最具活力的县级市之一,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第5位。晋江人成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一、小城市大战略

  现象的背后,是某些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晋江的经济发展也是晋江这个城市不断成长、成熟的一个过程。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角度来看,晋江走的是一条以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路子。但反过来说,晋江的经济如果没有政府的正确引导、大力扶持以及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也是不会有今天的辉煌的。与当地民营经济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互动协作。正是政企的互动实现了经济与政治的共同繁荣。政府不仅给企业创造了一个企业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且政府的小城市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也为晋江企业的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晋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是这个政企良性互动的最好的见证。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产业“生态圈”。

  晋江市委、市政府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资本和要素是流动的。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营造商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都很重要,便最重要的是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政府不仅在营造“产业生态环境”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而且本身就是这个“生态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他的调控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是著微见巨的。一个小小的调节都有可能引起地方上大的动静。微有风吹就会有草动。为此,企业的行为一定要谨慎,但却不能因此就放任自流。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能做的更多是为其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和提供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多出台相关的政策,建立合理的政策导向,支持名牌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为产业集群的促成树立标杆作用与引领动力;并在适应的时候科学的引导企业向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繁荣地方经济。

  晋江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为三句话:不越俎代庖、不简单施惠、不拔苗助长,相反却力图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着力优化企业成长环境,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创新。这是政府所难能可贵的。知道自己的作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晋江政府在这方面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主体,地方政府是服务主体。政府不直接管理和干预经济并不等于“无为而治”,而在于该“到位”的必须守土有现,该“退位”的必须简政放权,该“有为”的必须全力以赴,该“无为”的必须乐观其成。

  三、培养企业家,引进高级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到晋江考察,我们发现,晋江的知名企业家虽然文化根底比较浅,但却都称得上是世事练达的生活与生存中的真正的哲学家。说他们是真正的哲学家,是因为农民出身的他们读的书并不比任何人少,主动接受的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与成功学的知识比一般学者还多,由于现实的发展需要,使其思考的东西都充满了深刻的辩证的内容,充满了智慧的总结。

  但是,这此企业家的成长不仅是其个人勤奋的结果,而且还浸透了当地政府为此而做出的贡献。在培养晋江的企业家方面,晋江政府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发现,晋江政府任何一项战略的出台,都不是强加给企业的,无论是“质量立市”还是“品牌立市”,他们都采取的是让企业家明白政府的良好用心,通过请专家座谈,请成功的企业家现身说法,来赢得企业家的赞同和信任,每一项战略的背后,都是一个政府引导下的晋江企业家整体观念更新、理念升华的一个过程。为了达到一个长期培养企业家,并为企业家提供信息咨询与人才储备的目的。

  与此同时,晋江政府还承担了人才引进的主要责任,为晋江的经济建设再造“输血工程”,让外来的新鲜“血液”注入到晋江这个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实体中来。为此,市政府每年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切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才引进、人才市场与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人才资助、人才教育培育、人才奖励等等,为引进来的博士后人才解决住宅、家属问题及提供助理服务及工资外补贴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快人才集聚,以期确保“科教兴市”战略的顺利实现。

  四、抓住“纲”,看实效,以制度创新改革管理方式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在起作用,前者起的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后者起的是引导产业发展、营造产业环境、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晋江引导产业发展、营造产业环境,使晋江的产业聚集得类似于一种生态系统。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都按照分工协作的关系彼此组织在这张“网”中,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就是抓住了“纲”,以实现高效配置资源。

  政府推动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政府自身的改革。晋江市尊重规律、贴近需求、服务发展的实践,已经上升到机制建设的层面。

  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提供高效、低廉的公共服务,就必须实现职能转变。因此,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成为发展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社会更向平台、更快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其切入点则在于推进行政许可改革,走出“审批经济”怪圈。

  五、重内涵,细规划,勾勒信息化、生态化、持续性的城市发展蓝图

  晋江已经涌现出许多知名品牌,但“品牌之都”不是小孩子堆积木,把一个个品牌简单累加起来;而是建筑师建大厦,只能通过整体规划来整合资源、有机构建。在晋江人的概念中,“品牌之都”是一个包括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支撑、企业文化构建乃至整个城市规划建设、社会全面进步在内的有机体系,而其核心,则在于通过“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联动,整体提升晋江的经济质量、全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为此,晋江的规划一直在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步进行着。无论在城市规划上,还是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图上,晋江政府都一直在秉承着一个小区域大城市战略。大城市不一定是面积大,但一定要形象大;大城市不一定要人口众多,但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才;大城市不一定富甲天下,但一定要有竞争力,以最小的制度成本发挥最大的城市功能,实现最大的城市收益;大城市不一定要玲珑八面,但一定要有能力应对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从前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的、快速的发展,晋江的城市是向着一个硬件公共设施配备和软件人才的供给的阶段,而现在晋江的发展是一个内涵式发展,为了提高整个城市的品位,实现晋江的小区域大城市战略,晋江的城市规范也是朝着信息化、生态化城市的方向迈进。晋江政府的城市规范和定位的工作是长期的、富有前瞻性的,是今天的政治、经济都持续发展的原因。

  在这次调研中,我发现晋江各界对于“可持续”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许多企业都在以他的理解和方式诠释这个名词。他是生态环境中产生的一个为了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名词。借用在政治可持续发展上来,即是指,政府对城市的定位和规划以及具体实施与建设过程具有一个长期性和整体性,实现城市建设的连续性,避免重复城市建设。

  政府与市场就象是两个永远不能归一的车轮,支撑着社会这量巨车向前行驶。这是为了实现一个大城市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现在即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大城市的建设者,而不仅仅是车道山前才开路。如果当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设想,来更好地包容未来所可能预见的所有问题,那我们为何不去造船直驶目的地呢。凡事规划在前,而不是亦步亦趋,才是大智慧。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cz/50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