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地图之镇场开发区名

一、青阳镇

青阳镇为晋江市行政中心。青阳之名,因古时此地有青梅山,山有青梅,民聚居于山之南,山南为阳,故称青梅山之阳,简称青阳。西晋时,有蔡姓人家入居。唐开元间,此地已成县城(泉州市区)到安海(安平)、东石商贾通行的中途站。其时,蔡氏有5人开饮食店5间以方便行旅,受到客商赞誉,称“青阳蔡五店市”,故青阳有“五店市”的俗称。

青阳历来为泉州、石狮、安海几大集镇过往的枢纽之地,也是泉南一重镇。

 青阳镇的主要产业有商贸、食品、服装、农机修配、汽车配件、五金工艺等。

二、罗山镇

罗山以境内“罗裳山”得名。该山古为泉郡四大名山之一。相传唐代诗人罗隐曾于此行吟显迹,后即以罗姓冠其山,故名。又传罗裳山其状如罗裳开展,故名。

罗山镇的主要产业有食品、汽车摩托经营市场、商贸,是晋江“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的主产基地。

三、陈埭镇

陈埭位于晋江出海口南岸。陈埭原为一片滩涂,五代末,南唐泉州观察使陈洪进令军民围滩筑埭,后人为纪念陈洪进的功绩,故名陈埭。

因陈埭本为滨海滩涂,在围滩筑埭之后,滩涂上的沟汊便形成溪流,承接晋江上游江水。又因溪流成树叶根网状,且数量众多,难以一一称之,故统称为“九十九溪”。陈埭村名,也都与海、江、湖、沟、埭等都有连带关系,这也成为陈埭村名的特色。

陈埭溪流众多,溪也称江,故陈埭又名陈江。

陈埭镇的主要产业是鞋业,是“中国鞋都”晋江的主产基地。鞋业品种繁多,包括旅游鞋、皮鞋、凉鞋、胶鞋、休闲鞋、时装鞋、登山鞋、运动鞋、珠拖鞋、旱冰鞋、雪地鞋、劳保鞋等。

四、西滨镇

西滨因在滨海之西,故称,也称西边。西滨镇名源于西滨农场,而年建西滨农场时,因毗邻陈埭镇西滨村,以此作为取名之据。年建镇,即沿用“西滨”名称。

西滨镇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全部机械化)、工业有塑料、鞋业、纸业等。

五、良种场

良种场位于西滨镇南,西、南与罗山镇相连,东与石狮市接壤。因大跃进时期(),晋江县在此建以繁育水稻原良种为主的农场,是农业部批准的中国种子公司晋江原种基地(全国十大种子基地之一),故名。

六、池店镇

池店,唐宋时称“砛石”,因村子附近山上有巨石,故称;元称“凤池”,因村附近有一大湖泊,相传曾有凤来戏水,故称;明宣德年间众民在湖边设店经贸,便取名池店。

池店镇的主要产业有鞋业、家具市场、水产品市场。水产品市场经营遍及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省。

七、紫帽镇

紫帽镇因处于紫帽山南麓,故名。据史载:(紫帽山)为峰凡有十二,常有紫云覆盖其颠,层峦叠翠,风光秀丽,如紫帽戴头,故名。

紫帽镇的主要产业有林果、陶瓷、建材、旅游等。

八、磁灶镇

磁灶自南朝以来,即开窑设灶烧陶制瓷,因而得名。

磁灶的陶瓷生产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兴起于南朝,鼎盛于宋、元,并延续至明、清。现金交椅山发现历代窑址,被作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磁灶镇的主要产业为建筑陶瓷业,是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和全国建筑陶瓷市场之一,被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其中外墙砖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琉璃瓦产品基本垄断全国市场。

九、内坑镇

内坑镇原名梨坑,也称桔里。内坑镇名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内坑因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槟榔山和灵源山组成坑坳地带,故名“内坑”。其二,内坑在唐宋时是有名的出产梨、柑等水果的果林区,故称梨坑、桔里。年,亭顶村曾发掘明朝宣德至正德年间曾公之墓,载有“妣大梨坑金氏”。年古山村村民在平整厝地时发现一方清乾隆三十一年()的姓雷的墓志铭,书有雷先生灵柩自郡城归葬本县“六都梨坑之猫厝山……”。民国十七年(),本地林姓族谱所写为“黎坑桔里林氏宗派”及“梨坑林氏宗支世系图”。“黎坑”与“梨坑”疑为混写。清道光举人柯琮璜在《安海源流考》云:“清顺治十八年辛丑()以民通海寇,议迁界。沿海十里俱属界外,安海迁至六都内坑乡”。因迁界有内外之分,“梨坑”因谐音写为“内坑”。

内坑镇的主要产业为农业、鞋塑和陶瓷业。

十、安海镇

安海镇为著名古镇,泉州海外交通古港之一,位于市境西南,濒临安海湾。安海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安海因港湾九十九曲而称“湾海”,到宋初开宝年间,有唐代名臣安金藏的后裔安连济入居安海,改“湾”为“安”,称安海。其二,宋朝以至元、明两代,安海一般都称安平。北宋时,安海人兵部尚书高惠连死后,当时曾任宰相的王安石为高惠连撰写墓志铭,墓志铭开头即写道:“高君惠连,字公溥,泉州安平人也”。建于宋绍兴年间的五里石桥称安平桥。宋建炎间曾称为石井,朱熹讲学之地,后称石井书院。元朝时,改宋的乡里为都,安海称为“晋江县第八都安平镇”。至明朝,安海称为泉州府晋江县第八都安平镇。当时安海的商人足迹遍及海内外,号为“安平商人”,载在史籍。生长在安海的郑成功,把安海作为自己的故乡,在他收复台湾后即把热兰遮城改名为安平镇,以寄托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安海名称的复称应始自清初施琅将军平复台湾之后,海峡两岸间的海氛平静,从此安然,施琅将军在安海建造九座大厝,安顿其家族居住,俗称“九房施”,并重修安海龙山寺,才将安平改称安海。

安海镇是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其产业有妇幼卫生材料、电子、玩具、机械、漂染等,是闽南著名的糖烟酒、蔬菜水果批发市场。

十一、安平开发区

安平开发区位于安海镇南端海湾,为围垦安海湾滩涂而成的陆地。安平开发区建于年,为派出科级行政单位。安平,取自安海古名安平。

安平开发区的主要产业有塑料、建材、玩具等。

十二、东石镇

相传汉时鳌山之上建有石寨,东晋升平元年(),尚书林开基卜居于该寨东侧,称东石寨,“东石”因此得名。

东石镇的主要产业有轻纺、制衣、雨伞、石材、海水养殖、盐业等。因雨伞业兴盛,被授予“中国伞都”称号。

十三、永和镇

永和取永结和好之意。清光绪三十年(),此地20多个侨村因民事纠纷导致械斗,相持达四五年,后经双方海外侨胞竭力调停,方告平息,为永结和好,兴建街道,名“永和街”。

永和镇的主要产业有石材、农业。因其花岗岩石材蕴藏丰富、花纹美观、质量坚韧、产量巨大而被授予“中国石材之乡”称号。

十四、英林镇

英林因其地山林连绵状若摇篮,方言俗称“乌篮”,雅称英林。又相传明末郑成功部将洪天福据此山林抗清,世称英雄,故名英林。

英林镇的主要产业是服装业、石材业。尤以服装质量高、产量大、品牌多,被授予“中国服装名镇”称号。

十五、龙湖镇

龙湖以境内湖泊得名。“龙湖”是全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泊,呈龙形,故名。

龙湖镇的主要产业是服装业、纺织业。是晋江“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的主产基地之一,被授予“中国纺织重镇”称号。

十六、深沪镇

深沪,古称沪江。深沪,深,为深海之意;沪,列竹于海澨之意。相传,唐末诗人罗隐曾于石崖之上题“深沪”两巨字(现已湮没),元时开始使用深沪二字为乡名。

深沪镇的主要产业是内衣、拉链、渔业、港口运输等。其内衣产量、款色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名列前茅,被授予“中国内衣名镇”称号。其拉链业的主要厂家是世界第二大拉链企业,因而深沪镇又被授予“中国拉链之都”称号。

十七、金井镇

金井地处滨海盐咸地,古时候居民掘地为井,水质皆苦涩。后来得一井,质味甘美,汲之不竭,且不受海潮侵染,故名金井。

金井镇的主要产业是服装、海水养殖、港口运输、贸易等。

十八、五里开发区

五里开发区位于灵源山之东,罗山镇与安海镇交界处一带。五里开发区,因此地原有一大山坡名五里坡而得名。

五里开发区是综合开发区,产业有机械、食品、金属、建材、纸业、纺织等。

赞赏

长按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cz/64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