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AZ工作室
福清,隶属于福建省,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简称“融”,雅称玉融。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誉。
截至年,福清市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人,下辖7个街道、17个镇。年福清市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年12月,福清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
spanstyle="display:inline!important;float:none;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color:rgb(51,51,51);font-family:arial,"0px;"=""
历史沿革编辑
远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福清刀耕火种。[3]
唐圣历二年(年),析长乐东南太平、感德、崇福、山亭、孝义、万安、长东、永乐8乡置万安县,隶于泉州(今福州)。
天宝元年(年)改名福唐县,隶于长乐郡(今福州)。
黄阁重伦
元和三年(年),长乐县并入福唐县。
元和五年(年),复析出置长乐县。
后梁开平二年(年)改名永昌县,隶福州。
后唐同光元年(年)复名福唐县。
后唐长兴四年(年,闽龙启元年),闽王王廷钧称帝,根据“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一语中“永福”、“清源”各取一字,更名为福清并沿用至今。[3]隶长乐府(是年,福州升为长乐府)。
两宋,福清县仍隶福州。其间,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年),曾改隶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年),复隶福州。南宋景炎元年(年),升福州为福安府,福清县隶福安府。
元初,福清县属福州路。元贞元年(年),以户满四万,升为福清州,仍隶福州路。明洪武元年(年)复为县,隶福州府。南明隆武元年(年),隶天兴府。清代,福清县仍隶福州府。嘉庆三年(年),析福清县海坛岛地置平潭建军厅,直隶福州府。
民国元年(年),福清县属东路道(民国三年,改称闽海道)。民国十四年(年),福清县直属省辖。民国二十二年(1年)12月至民国二十三年(年)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期间,福清县属闽海省。民国二十三年(年)7月,福清县隶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同年8月,南日岛归福清县管辖。民国二十四年(年)4月,南日岛从福清县析出,设立南日岛特种区,归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同年9月10日,南日岛归福清县管辖,列为第四区署。民国二十五年(年)12月,第四区署改为南日特种区,直属省辖(至此,南日岛脱离福清。民国二十九年(年)5月,南日岛特种区裁撤,划归莆田县管辖)。民国三十六年(年)4月,福清县直属省辖。[4]
年8月16日解放。历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年9月)、闽侯专区(年)、晋江专区(年)、闽侯专区(年)、莆田地区(年)、福州市(1年7月)。
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福清县,设立福清市(县级)。[3]
年5月5日正式挂牌。
年,撤销一都乡,设立一都镇。年,福建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南岭乡,设立南岭镇。
年1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福清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闽政文[]号)同意撤销音西、阳下、宏路、融城等3个镇、1个街道,析出海口镇的祥丰、塘头、北店、柏渡、隆中、坊里、南宅、先强等8个村委会,整合设立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7个街道。[5]
福清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年,福清市下辖7个街道、17个镇,设立52个社区、个村[6]: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市政府驻玉屏街道一拂街号。
福清地理环境编辑
福清位置境域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25°52′,东经°03′—°42′之间。北与长乐区[7]、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平方公里。
福清地形地貌
福清枕山面海,由陆地、半岛和岛屿组成,西北多山,峰峦叠翠,以齐云山脉为最高峰,海拔.3米。[8]
福清气候特征福清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1°C。雨季、干季分明。降水集中在3月—9月,雨量较充沛,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季节。7月—9月多有热带气旋(台风)影响。[9]
空中鸟瞰福清江阴港
福清水文福清市河流少,大部分源于西北,多属独立入海水系,流程短。[9]主要河流有龙江、渔溪、大坝溪、关溪、太城溪、虎溪、大北溪、泾江、一都溪、三叉河等10条河流,总长约公里。[10]
福清自然资源编辑
福清水资源福清市地面水资源总量12.74亿立方米,境内12.16亿立方米,容水0.58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总量约1.3亿立方米。[10]
福清海洋资源福清市海域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台湾海峡西部,全市海岸线总长度公里,海域地形变化多样,共有大小岛屿个,滩涂6公顷,已知的鱼类有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多种,海藻类种,浅海和潮间带低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种。[10]
福清矿产资源福清境内发现各类矿产22种,矿藏有铁、银、铜、锰、铀、泥炭、铝土、石棉、石英、云母、绿泥石、叶腊石、耐火粘土、莹石、石墨和石灰岩。全市共有矿(区)床85处,(包括已停采矿山),其中非金属矿79处,矿泉水3处,金属矿2处,地热2处。[10]
福清市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为建筑用石料、饰面用石材、叶腊石。其中叶腊石保有资源储量.63万吨,居福州市首位,年底的资源储量为.94万立方米。[10]
福清人口民族编辑
福清人口年年末,福清市户籍户数为39.5万户,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68万人,非农业人口56.74万人。年出生人口1.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83‰,人口死亡率为4.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9‰。城镇化率48.5%,较年提高1.2个百分点。[11]
年,福清市全市总户数户,户籍人口人,流动人口人。[6]
福清民族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福清市主体民族为汉族,有少数民族44个,主要分布在福夏沿线和龙高半岛一带,人口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1%。其中畲族最多,人;苗族、土家族、回族次之,分别为、、7人。[12]
福清经济编辑
福清综述“十二五”期间(年—年),福清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多亿元,增长2.12倍;综合经济实力和县域科学发展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提升到第26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年的13.5:50.7:35.8调整为年的12:51.6:36.4。[13]
年,福清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亿元,比年增长9.1%(以下简称“增长”),“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9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比例为11.6:50.3: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元,增长8.1%。[11]
年,福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亿元,年均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到88.6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2.7%。[14]
年,福清市三次产业比例由年的13.6:50.6:35.8调整为年的11.5:49.8:38.7。[14]
福清第一产业年,福清市农业总产值万元。[1]
年,福清市新培育福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7家、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新增6家企业入选省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13]
年,福清市农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37.79亿元,增长8.1%;林业产值0.58亿元,增长5.2%;牧业产值32.44亿元,下降2.5%;渔业产值78.92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49亿元,增长4.4%。[11]全市粮食总产量11.13万吨,下降2.4%;蔬菜产量68.9万吨,增长9.2%;水果总产量8.09万吨,增长6.6%。
截至年,福清市有福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水产、蔬果等主导产业设施面积20万亩,数量居福建省第一。[14]
年,福清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包括9个畜禽规模养殖场、23个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计划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3个。开展创建省级以上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工作,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9万亩(次),确保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15]年3月,福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新增工厂化养殖面积平方米,设施中草药40亩。[16]
福清第二产业年,福清市全市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7亿元。福清核电5、6号“华龙一号”示范机组,核电2号机组等个项目投产,全年新签约“三维”项目32个,总投资.6亿元。[1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亿元,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7亿元,增长9.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07亿元,产销率达93.7%。[11]
年,福清市融侨、元洪、江阴三大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产值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71%。[14]全年共签约“三维”项目48个,总投资达.8亿元。核电3号机组等85个项目投产,核电5、6号“华龙一号”示范机组等36个项目动建。[14]
福清第三产业年,福清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亿元。[13]全市拥有四星级旅游饭店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旅行社14家。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增长23.3%。实现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增长15.1%。[11]
年,福清市三产增加值突破亿元。[14]
福清社会事业编辑
福清文体事业年,福清市成功承办首届中国青运会相关赛事,出版发行《文化福清》系列丛书,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通过竣工验收。[13]
年,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新馆正式启用。启动以东关寨为重点和以塔为主题的一批重点文物修缮工程。成功举办了中国女排联赛福清赛区、世界职业搏击王者争霸赛、中国汽车越野巡回公开赛、福建省城市合唱艺术节等赛事。[14]
福清教育事业截至年,福清市有大学专科、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初级中学和全日制小学所。[8]
年—年,福清市累计投入13.96亿元实施67.88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新增2所省一级达标校。[13]
截至年,福清市拥有普通幼儿园所,在园幼儿人,增长2.9%;普通小学所,在校生人,增长3.8%;普通中学71所,在校生人,下降0.7%。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人,特殊学校教职工42人。[11]
年—年,福清市累计投入13.5亿元实施60.51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引进了北师大福清附校等学校资源,新增2所福建省一级达标校,实行了高中教育免学费政策。[14]建成26项总投资2.4亿元总建筑面积10.56万平方米的校安工程,新增学位个,新增4所公办幼儿园,市属公办职业教育资源整合。[14]
福清市部分学校名单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清第一中学福清第二中学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清华侨中学福清医疗卫生截至年,福清市拥有各类型卫生机构所,农村卫生所所,床位2张,卫生技术人员4人。[11]
年,医院综合改革,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计生服务站大楼建成投入使用。[13]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从年的30元提高到年的45元。[14]
年,医院新院(一期)12月27日正式开诊,高山镇中心卫生院新院投入使用,医院药占比全福州地区最低,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创建获得国家卫计委命名。[14]
福清社会保障年,福清市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医疗补助和农村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年满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套,基本建成套。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人。[13]
年,福清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资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连续12年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月元提高至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政策。免除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市现有标准口径下的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
福清城乡建设年—年,福清市区建成区面积从35平方公里拓展到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1.2%提高到49%,新建成2个码头泊位,全市口岸货物和集装箱年吞吐量分别达万吨和万标箱。城市污水处理率93%,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85%,空气质量优良率97.5%,城市和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8.3%,五年分别新增造林绿化、公园绿地面积8.7万亩和2亩,森林覆盖率41.45%,获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称号。[13]
年,福清市拆除畜禽养殖场家共75.6万平方米,整治中小河流河道5公里,淘汰黄标车部,完成65家加油站尾气治理和33台燃煤锅炉改造提升,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个、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项目52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0个,集中整改各类环境问题处,实施5条27.4公里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13]
年,福清市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宗,有宗个人建房经过镇街或规划局审批挂牌施工。拆除畜禽养殖场1场万平方米,淘汰黄标车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7%。投入44.38亿元实施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投入4亿元打造9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村;投入万元打造48个“美丽乡村”、1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新建成观音埔湿地公园、溪下湿地公园,新增建成区绿地亩、公园绿地亩,植树造林1.95万亩。[14]
福清风俗民情编辑
春节
春节,福清俗称“做年”。福清春节活动以“筅堂”开始,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竹技为帚,把住宅打扫干净。腊月二十四日民间定祭灶日,并在这天备好灶糖灶饼供祭灶君,送其回天庭述职,谓之送神。次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也叫接神。每年腊月二十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岳母家,这叫送年。除夕夜,福清有守岁风俗,是夜一家老少围坐家中吃年夜团圆饭,近年福清也有举家到较高档次酒家用餐的。饭后长辈向未成家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正月初一亲朋戚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拜初二则是福清独有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来吊唁。[8]
婚娶习俗
福清的婚俗突出表现在轻快活泼的拦花轿,热闹非凡的“闹洞房”,谦谦礼让的避冲和亲情绵绵的请三日这四种富有特色的风俗上。新郎到新娘家去迎亲,福清叫做“邀新人”。新郎邀了新人回来,路上要有人用条椅等拦住去路,新郎要欢欢喜喜向拦轿人分瓜子糖果。现在不坐轿改坐车,遇到有人拦路,新郎新娘要唱歌给拦路人听,或向拦路人分发香烟糖果,一路上拦路人越多,越说明新娘子才貌出众。新郎把新娘邀到自家门口,先放鞭炮,通告婆家其他女眷,让她们先回避一下,叫做“避冲”。新郎新娘进了大厅后,先拜过天地,再拜祖先,接着拜公婆,最后夫妻对拜,这叫拜堂。拜过堂后由喜娘引导,新郎在前,新娘在后,一起进新房。这时新郎要拍房门,喜娘要唱《拍门歌》,以增加喜庆气氛。新娘出嫁的第三天,娘家就派小舅子(无小舅子可由同辈亲友中挑一男孩)到姐夫家请姐夫姐姐一起回娘家,这叫请三日。按旧俗,请三日后,新郎回家,新娘留在娘家住一个月,所以旧称归宁。现在改成当日或隔日与新郎一起回来。[8]
福清地方特产编辑
光饼
光饼是福清传统风味小吃之一。主料和辅料是面粉、酵母、碱、食盐、芝麻。制作方法属于烘烤法。
福清光饼
福清光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嘉靖四十一年(2年),戚继光率部来到福清追歼倭寇。为减少炊时,布置各营以炭火烤灸用面粉做成圆饼,中间打一小孔,让士兵用麻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便于行军时携带,作为临时干粮,大大增强了队伍的机动性。此后,为纪念戚继光,福清百姓仿制这圆饼,称之为“光饼”。年,光饼制作技艺被列为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
芋馃
芋馃是坊间大众化小吃类糕点,其作法过程是:芋去皮洗净切块蒸
熟捣烂,大米洗净浸泡后磨浆,加入芋、虾油、盐、味精后整块倒出并待其凝固。食用时切割成薄片呈三角形,放入热油锅猛火炸至馃皮黄酥。[18]
米馃
米馃以3:7或4:6的大米、糯米比例量,洗净、浸泡后,混磨成浆,以浆袋(白棉布制成)盛之,榨干水分,取出加入食糖(有时也加入一些番薯,使馃体更蓬松可口)、酵母,经充分发酵,衬之以“馃叶”,入笼蒸熟后,松软、香甜。[18]
鼠曲馃
鼠曲馃以草本植物鼠曲草为主料,故名。野生于田野的鼠曲草,叶小有分叉,开黄色小花,于清明前采集。将该草洗净煮透捣为泥浆状,加入磨好的糯米米齐,制成馃皮,包进馃馅,搓捏成圆筒形长约5厘米。其馅多样,较为普遍的是以“番薯钱”馅为多,还有豇(豌)豆、糯米、豆沙馅等,入笼蒸熟即可食用。[18]
福清风景名胜编辑
天宝陂
天宝陂位于龙江街道观音埔村,是始建于唐天宝年间
(年—年)的水利工程,故而得名。引水坝系河卵石砌筑,主坝长米,高3.5米,坝体为台阶式结构,系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滚水坝。它是留存至今的福建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蓄水、引水和灌溉的功用。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
龙江桥
龙江桥位于海口镇,是福建省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梁桥,
与漳州龙海江东桥、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一起被称为“福建省古代四大桥梁”,更与赵州桥、安平桥等一起名列“中国十大古桥”。北宋政和三年(1年)建造,宋宣和六年(年)竣工。该桥为座梁式结构的石桥,原有42孔,现存40孔,全长米,宽4.2米—5.2米,桥墩高6米,成舟型,两分水尖长10米,6条石梁并排铺设在墩顶帽石上,每条石梁重达15吨,桥南有两座实心石塔。年,龙江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
弥勒石佛
弥勒石佛位于海口镇瑞岩山麓,元至正年间(1年)建造,明洪武年间(年)竣工,高6.4米,宽8.9米,厚约8米。石佛盘腿坐地,袒胸露脐,腿、腰上还雕有三尊小罗汉;石佛由整块岩石就地凿成,石质、规模和雕工艺术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是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弥勒佛坐像,对于研究元代雕刻艺术有很高的价值。年,弥勒石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
福清风光(4张)
瑞云塔
瑞云塔位于龙江北岸龙山街道,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年),万历四十三年(年)竣工,号称“南天玉柱”。由叶向高之子叶成学与知县凌汉翀募捐筹资,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目的是“补龙江地势之旷”,“点缀融城风景之不足”。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瑞云塔用花岗岩砌筑,仿木构楼阁式,七层八角,高34.6米。塔身内外均有浮雕,有比丘、佛像等佛教题材以及动植物图案,共多幅,大者高1.5米,小者仅20厘米。年,瑞云塔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
东关寨
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东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年),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是
福清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建筑物,与闽西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处。东关寨为土木结构,墙体下半部分为花岗岩垒砌,上半部为土筑,厚约两米,分上下两层,共99间,总长76米,宽55米,呈中轴线对称布局,3座并排,中厅面阔5间,进深1间,内有跑马道(又称环寨唢廊)。全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文物价值。从乾隆元年至今二百多年间,何氏子孙在这里繁衍至第13代,人口最多时达多人,目前尚居十几人。年,东关寨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
南少林寺
据史料记载南少林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福清南少林遗址座落于福清市东张镇泗州村戴云山脉下,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从寺址地形上看,寺院建筑为依山起势的阶梯式,前后进深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特制的瓦筒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年,福清市文史工作者经过多方查证,确认南少林寺的遗址。同年6月,国家、省、福州市考古专家在东张镇少林村找到了南少林寺院址,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年,福清市在原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年,南少林寺遗址列入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
石竹山
石竹山位于福清城区西郊,是福建省首批“十大旅游景区”,因“石奇、
石竹山
竹秀”而得名,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全山面积13.31平方公里,海拔米,山上有石竹寺、狮子岩等处景点。石竹山的宗教文化起于汉唐的道文化,至宋代再融入禅文化,到明清时代,又融入了儒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道为主,兼容释、儒”的文化景观。石竹山的道教文化有许多奇绝之处,主要有“一梦(祈梦)、一签(抽签)、一春(接春)、一愿(许愿)、一生辰(元辰保护神)”。[17]
石竹山是“梦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享有“中华梦乡·石竹仙山”的美誉。叶向高、陈宝琛、萨镇冰、马铎、李光地等历史名人都在石竹山祈过梦,并留下动人传说。年至年,先后举办了四届规模宏大的“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年,石竹山与台湾阿里山结成姐妹山。[17]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张镇三星村境内,公园总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4%,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年更名为福建省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天然原始次生林近万亩,木本植物余种,常见的陆栖脊椎动物71种,有灵石寺、驸马墓与三塔墓等人文景观。[19]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