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晋江五店市历史的回声
如果叩响其中一堵红砖墙,回荡在城市上空的,定然是历史的回声
流年似水,城市之根何处可觅?岁月沧桑,乡愁的梦滋养当前。五店市是海内外万晋江人乡愁的记忆,晋江城市之根从这里发轫,在这里经久流传、生生不息。
乡愁的记忆里,那一方方碑刻、一副副楹联、一册册族谱,蕴含着“忠、孝、廉、节”的家规家训,闪烁着作为城市人文之光的智慧与自觉。
蔡氏家庙外观气势恢宏,厅堂轩敞宏阔,展示了作为青阳开基族群的显赫与厚重。大厅两侧朱红的板壁上榜书相传为宋代大儒朱熹手迹的“忠、孝、廉、节”,字径一米有余。祠堂有众多楹联、碑刻,如“论德论功论爵,尊尊亲亲,千年公道如见;自唐自宋自今,子子孙孙,一脉忠厚永存”等;另有所保存的修自明代的《蔡氏家谱》,率以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标准,勉励后人行善进取。
打开泛黄的《蔡氏族谱》,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文字:“一书家相、一书善行、一书仕宦、一书立家、一书贫穷。”名臣为家庭的荣耀与典型,而所谓孝悌忠信礼义皆为善行;将贤德之人载入族谱,作为家族榜样,从而在家族中起到表率作用,为家族增光添彩;与之相反的贫穷也载入族谱,用来警示后人。
出蔡氏家庙向东,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七开间二进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砖木建筑,这便是庄氏家庙。
走进庄氏祠堂,抬头所见门楣上一字排列的金字匾额,“状元”“榜首”“会元”等匾额庄严气派,而其中“一榜三龙齐奋,五科十凤联飞”等联文揭示了庄氏家族的恩荣与显赫,令人目不暇接。明状元庄际昌撰写的楹联“自祖宗积德百余年忠孝休声贻我后;愿孙子成家千万世诗书文采向人前”体现了“忠孝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文化精髓,劝勉后世子孙传承优良家风,知书达理,以文采示人。
翻开历史的长卷,青阳庄氏家族自宋代以来,绵绵瓜瓞,人才辈出。在《青阳庄氏族谱》之《续训行义传》里记载的“孝悌第一;和睦第二;安分勤业第三”是庄氏家族孝悌礼义、敦亲睦邻、勤俭持家的明证,其中“戒酒、戒色、戒赌、戒斗”更是家规家训之明确戒律,既体现了对族人的严厉约束,又体现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严格自律。
一路向东,朝北大厝与庄氏家庙比邻。在五店市众多红砖古厝中,朝北大厝素以建筑精湛著称,现已辟为五店市民俗馆。门幄石碑赫然镌刻着“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贤不肖,皆吾同胞。”两幅家训左右相对,内涵彰显了大厝主人的向善之诚,告诫子孙后裔应始终保持一颗爱人敬人之心。
青阳乡贤祠是全国少见的历史遗存,因为稀少,所以珍贵。在历史长河中,五店市不仅有蔡、庄两姓,更有王、张、赵、李等多个姓氏的融合,其家规家训不分族姓,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这其中最好的佐证就是乡贤祠,乡贤的择定标准为“论德不论官,以贤不以族”,说明了倡导贤良品德是朴实的青阳人的一贯追求。
伫立石鼓庙前,我久久地凝视着眼前这一片飘散着城市文化气息的街区。丽日当空,一片红砖墙在绿树繁花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辽阔。我想,如果用心叩响其中一堵红砖墙,回荡在晋江城市上空的,定然是历史的回声——蕴藏于红砖古厝中的家规家训的回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hj/1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