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万人次,2亿元晋江这
17.87万人次!
.2亿元!
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
第二十一届鞋博会(体博会)
吸引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赶来
现场达成意向成交金额
.2亿元!
4月19日—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四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在晋江市美旗城1号馆举办。
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共设置个国际标准展位,规划鞋类成品/体育用品、鞋纺材料、机械设备等主体展区,同时设立“一带一路”品牌馆、国际流行趋势馆、科技馆、招商馆、晋江鞋业指数馆、品牌产品馆、中小企业鞋类精装区、媒体展示区和台湾鞋机馆等10多个特色馆。
传承“晋江经验”
引领制鞋行业“风向标”
年,“晋江经验”成为中宣部“壮阔东方红、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篇章。改革开放40年来,晋江从一个贫困农业县成为全国百强县,晋江总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倍,改革大潮催生了“晋江经验”,“晋江经验”又为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晋江制鞋行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从粗放发展到细分市场、从规模扩张到创牌运动、从同质竞争到差异经营的发展进程,逐步发展成为配套完整、产业功能高度聚集的产业链条,是晋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成熟、最具借鉴意义的产业集群之一。年,晋江共有制鞋企业家,制鞋行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家规上企业产值户均产值2.6亿元。
作为晋江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鞋服产业大梦想的重大平台,晋江国际鞋纺城一期投资额高达22亿元,建成后交易额预计可达亿元,定位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大型鞋纺交易平台和市场集群,未来将晋江国际鞋纺城打造成当地的一张新名片,甚至打造成亚太地区最大鞋纺材料批发市场。
年11月,“中国鞋都·拖鞋名镇”特色区域称号花落晋江内坑,这是晋江继“中国鞋都”“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拉链之都”“中国泳装产业名城”等之后,又一“国字号”荣誉。内坑镇拥有注册拖鞋企业多家,年产量7亿双,产值超亿元。作为国家级的拖鞋名镇,晋江内坑连续第3年抱团参加博览会,展览规模再创新高,抱团红利持续发酵。
鞋业指数馆通过对市场资源、市场信息和市场价格等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和分析,形成规律性总结和预判,力争打造成为世界鞋业发展“晴雨表”。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包括鞋产品价格指数、鞋业景气指数和成品鞋外贸指数,各项基础数据来自晋江市家限上或规上鞋业生产经营企业,重点采集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等家样本企业。目前商务部的指数监测体系中,虽然有纺织品大类,但是却还没有专门针对制鞋行业的指数,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的出现可谓填补了这一空白。
强化“体育元素”
铸就体育城市“新名片”
晋江是继深圳、成都之后的
全国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晋江市体育产业在全国县域有八个第一
第一个设立CBA俱乐部、第一个体育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第一个成功申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赞助体育赛事金额位居全国第一、赞助国家运动队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体育产业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体育产业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城市建设进程,提出至年,晋江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亿元,体育消费总规模超30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及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同时,晋江体育基础设施完善,国际赛事经验丰富,先后成功承办晋江国际全程马拉松赛、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赛、中国?晋江(国际)自行车公开赛、全国健美健身冠军总决赛、中国羽超联赛季后赛、亚洲大体联亚洲杯,接下来还将举办国际大体联世界杯以及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国际赛事。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本土企业转型的背景下,博览会拓展为国际鞋业暨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积极融入大体育、大健康概念和“体育+”、“互联网+”思维,体育产业的办展思路和理念更加清晰,展会也不再只是晋江的一张“鞋名片”,而是要打造成一张“体育城市名片”。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本届博览会注重引导参展企业深耕细化市场,跑步、足球、篮球、冰雪、泳装、赛事运营,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将得到充分展示。安踏、°、森地客等知名体育用品企业,舒华、康乐佳等品牌健身器材企业,圣弗莱、JEEP、骆驼户外等运动户外装备品牌集中亮相。
作为“中国泳装产业名城”,福建晋江泳装产业产值占有全国总量的35%。今年,晋江泳装继续在博览会设立专馆,天姿、浩沙、七彩狐等企业携创新工艺、特殊面料、特色款式,以统一的形象,全方位展示泳装产业在流行时尚、研发创新和专业分工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对接“一带一路”
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
全球化浪潮下,晋江正在全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国际化”正成为晋江新一轮发展的关键词。晋江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布局全球,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打响“晋江智造”国际品牌,全市赴境外投资设立分机构的企业近百家,全市外向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初具雏形。
多年来,组委会致力于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早在第7到第9届鞋博会的时候,境外参展商展位就已经占到我们展位总数的25%以上,超过了国际展览联盟(UFI)对“国际展”认定的20%指标,这几年来参加展会的客商、参展商也基本维持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本届博览会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联合孟加拉工商会、伊朗贸易促进局、巴基斯坦鞋业协会巴基斯坦体育用品协会、俄罗斯Mosshoes组委会、乌兹别克斯坦皮革协会等商协会组织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加盟“一带一路”品牌馆。除了展示自身带来的产品,部分参展企业同时兼具“采购商”身份,主动到鞋机、鞋材展位上采购产品,增强双向交流。其中,伊朗积极发动该国企业参展,并首次出台对参加晋江鞋体博会企业进行补助的扶持政策,博览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提升展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化水平,组委会邀请英国、意大利、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采购商和买家团参会;与意大利AF集团合作,设置国际流行趋势馆,开展“春夏国际鞋、鞋材及体育用品流行趋势展示”,在展示皮革、鞋材、五金、鞋成品及时尚体育运动包的同时,邀请意大利潮流专家讲解春夏国际鞋、鞋材及体育用品等流行趋势。同时,展会还将引入国际化标准规划设计展会,比如改进电子入场券统计功能、新增休闲洽谈区、招募国际志愿者等。
此外,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南非等商协会或展览公司与组委会保持常年合作,组团企业或客商参展参会的积极性普遍较强,博览会的“国际范”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搭建“桥梁纽带”
打造经贸服务“升级版”
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坚持自身“领路人、推车手、服务员”的角色定位,在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过程中,把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生产力,视作城市关键“品质”之一。年,晋江市对外贸易加快转型,全年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亿元、增长4.2%。新增自营出口企业家,自营出口企业占全部出口企业比重提高至86.8%。为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本届博览会着力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外贸升级版,帮助我市中小企业破解传统外贸难点,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传统展览营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后续跟进难等问题,组委会主动对接加盟“一带一路”国际经贸会展联盟,并就共同搭建晋江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借力联盟在“一带一路”网络线上移动APP、线下展览、B2B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平台等资源优势,帮助晋江企业破解传统外贸难题。
本届博览会运用“辅城支付”供应链交易系统,实现供求数据化、信息化,强化展会线上线下展示、体验和交易功能,打造“智慧型”博览会。据悉,该平台将进一步搭载供应链金融功能,企业的交易数据就能“变废为宝”,融资不再必须用固定资产来抵押。此前,中国工商银行晋江分行、晋江农商银行先后为辅城提供金融授信亿元和50亿元,旨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为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发展的需要,引导企业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组委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福建分会合作,在展会上专门设置展位并开展专题讲座,为展商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全力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为保证商事多元化解机制顺利运行,组委会还与贸仲委福建分会、仲裁中心建立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多元化解机制的日常协调工作,继续常态化为服务中心提供仲裁和调解等法律服务。服务中心将持续针对企业面临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出版经典案例,举办相关专题培训、研讨活动,帮助晋江企业防范风险,化解纠纷。
图源: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吴圳峰
编辑:吴德月
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1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