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ldquo晋江经验rdquo

当“晋江经验”遇上“长汀经验”

编者按:今年是晋江对口帮扶长汀五周年。

五年来,晋江、长汀两地山海协作不断深化,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交流,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谱写了一曲曲山海交响曲,成为全省山海协作、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典范。

晋江市,我省县域经济领头羊,沿海开放前沿,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五,民营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历久弥新。泉州人民的母亲河晋江,在此入海。

长汀县,我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深居老区腹地,是著名的中国革命圣地,生态综合治理的“长汀经验”启示深远。闽西人民的母亲河汀江,由此发源。

年,晋江和汀江因省委的一项决策,超越地理,跨越空间而互相交汇。

着眼于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山海协作的八条意见》,决定晋江和长汀结为对口帮扶(市)县,以推动双方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协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

五年来,晋江和长汀按“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从资金扶助到产业扶持,从新农村建设到乡镇对口帮扶,从人才培养到人文交流……对口帮扶层次不断提升,合作交流领域逐渐拓宽。

深化山海协作从帮扶“输血”到“造血”强本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晋江和长汀都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双方市(县)委书记任组长。“一把手”工程,保障了资源调度和部门协调的高效,保证了帮扶措施的快速落实,使得扶贫资源由多头分散变得更便于统筹集中。

晋江长汀两地党政代表团每年都开展定期互访,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让对口帮扶更具时效、更有实效。年以来,晋江先后与长汀签订《晋江市—长汀县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书》《晋江(长汀)产业园建设框架协议》《晋江市长汀县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协议(~年)》等协议。截至今年8月,晋江累计帮扶长汀资金达1.56亿元,有力支持了长汀老区基础设施、经济建设、民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着眼长远,对口帮扶不仅要输血,更要注重造血。我们双方要共创共赢,互学互促,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说。其实从一开始,这一理念就成为晋江和长汀的共识。

金秋时节,走进晋江(长汀)工业园区,亿来实业、金怡丰、建豪食品等园区重点企业正抓紧时间生产,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洪松说,今年,园区新落户企业16家,总投资33.9亿元,完成投资27.3亿元,上半年实现产值3.66亿元,已成为当地工业新的增长点。

实际上,早在两地确定结对帮扶关系之前,晋江企业年就开始大规模进入长汀投资办厂。长汀县闽南商会执行会长欧阳怡达就是最早一批到长汀投资办厂的企业家之一。“当时,公司所在的这块区域还都是农田,道路泥泞,基础设施落后。”本来,欧阳怡达还有些犹豫,但听完当地的发展规划与服务扶持政策后,他下定决心将厂房建在长汀。“这里提供的是保姆式服务,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欧阳怡达的福建省飞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长汀县机械产业领军企业,公司厂房面积8万多平方米,产值近3亿元,正筹备上市。

“借鉴‘晋江经验’,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工业,不断提升长汀自身的‘造血’功能十分重要。”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说。五年来,晋江与长汀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通过政府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参与山海协作,双方在纺织服装、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

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年,双方开始建设晋江(长汀)工业园区,围绕打造“龙岩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核心区”目标,联合打造山海协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长汀投入园区资金3.21亿元,晋江到位1.1亿元共建资金。

据悉,晋江(长汀)工业园区是第一批省级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省级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5万亩,目前园区新落户企业20余家,总投资40.5亿元,完成投资3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规模企业6家。去年,晋江(长汀)工业园区在全省21个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考评中名列第三名,成为山海协作从帮扶“输血”到“造血”强本的典型。

“园区现吸纳就业人员多人,其中,县内贫困就业人员人,园区内企业的产业延伸解决贫困人口就业人。”张洪松说。

从晋江到汀江,从“输血”到“造血”,山与海的携手,已在长汀这片创造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典篇章的红色土地上,书写了崭新的山海交响曲,形成“以海带山、以山促海、山海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成为全省山海协作、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典范。

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大帮扶格局

安海,晋江市经济强镇,海丝文化遗存丰富;

南山,长汀县革命老区镇,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因为山海协作,这两个相隔数百公里远的乡镇,结为“对子”。

今年8月5日,晋江、长汀两地9个乡镇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将在产业合作、资金帮扶、干部交流、交流互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上此前两地8个美丽乡村的结对共建,晋江和长汀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帮扶。

早在年,晋江英林镇嘉排村就与长汀县濯田镇莲湖村确定了为期五年的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此后,嘉排村每年给予莲湖村10万元的帮扶资金,并帮助当地建设了一座长约米的桥梁。

年,晋江磁灶镇大埔村党委书记吴金程在访问结对的长汀大同镇翠峰村时,与挂职村两委干部展开互动交流。根据翠峰村村情实际,建议按照规划,先行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并提出扶助翠峰村10万元进行村庄环境整治。

政府层面健全、长效的帮扶合作机制,产生了强大的引导作用,逐渐凝聚起企业、民间等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结对,民企社合作共赢”的大帮扶格局,商贸文体等方面合作互动日益紧密频繁。

晋江民企众多,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晋江鼓励企业在纺织服装、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等方面参与山海协作。至目前,晋江在长汀投资企业达家,年产值84亿元,年纳税2.5亿元,其中不乏安踏、盼盼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随着两地商贸往来日益频繁,长汀闽南商会应运而生,目前会员企业已达多家。商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募集慈善基金万元,先后向长汀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多万元,解决就业4万余人。

今年6月,晋江汇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到长汀洽谈两地农产品互销事宜,就长汀河田鸡、米粉、腐竹等十余种特色农产品代销项目达成初步合作协议,预计每年可代销长汀农产品万元。

经5年的帮扶,晋江长汀两地的民间往来不断热络。目前长汀在晋江务工和经商的有近万人,创办的企业有多家。

“除常规的资金帮扶、经贸往来,我们还致力于在旅游合作、人才培养、乡村建设、农业开发、人文交流等方面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晋江市农业局局长李友加说,近年来,晋江通过旅游文化节、农业嘉年华等形式,帮助长汀在晋江打响红色旅游品牌,引导居民群众到长汀进行周末短途旅游,组织晋江作家、书画协会会员到长汀开展采风活动。

去年9月24日,晋江市作家协会和摄影协会一行42人到长汀开展文学摄影采风活动,实地采访座谈等文史交流,拉近了文缘,拉亲了人缘。“我们之前认为晋江就是经济很发达,没想到文化也很深厚。”长汀县方志办主任王英表示,在今年8月21日“汀江与晋江的交响”第二回农业题材文学文史交流活动中,她对晋江有了更深的认识,晋江对于历史古迹进行抢救、修复和目录的搜寻令她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王英期待,两地的“交响”将产生更澎湃的碰撞,给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灵感。

此外,两地旅游部门商定,晋江籍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工会会员卡到长汀旅游免收门票;长汀籍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工会会员卡到晋江旅游免收门票。成立晋江—长汀民间交流协会,广泛宣传两地旅游资源,推动两地旅游产业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定向帮扶更精准

青山环绕,白墙黛瓦,走在规划有序的长汀县铁长乡张地村共华小区,已看不到洪水曾给这个村带来的灾难痕迹。

“感谢晋江人民!没有他们的援助,我们都不敢想,灾后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村民钟祥乍的新房在路边,今年6月乔迁新居的他高兴地说,比起之前居住的两层小土房,现在的楼房高大宽敞且设计美观。

年,长汀遭遇特大洪涝灾害,造成铁长乡倒塌房屋户,其中张地村受灾特别严重,倒塌房屋户,损毁农田亩。灾情发生后,晋江紧急发动社会各界捐资,短时间内募集到万元,帮助张地村灾后重建。

长汀当地政府把晋江提供的帮扶善款作为启动资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工程结合起来,采取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外观,以青瓦仿古四户联排、一户一宅、农户自建的形式进行安置区建设。村支书钟海长介绍,小区规划安置户,已安置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21人,同步搬迁户。年7月一期建成后,村民陆续迁进新居。

除新村的住房,晋江还为村里道路硬化、排污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这让村里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5年来,晋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帮在刀刃上、扶在点子上”的精准施策,使得对口帮扶项目能摸准长汀的地方发展脉动,切准民生发展需求。年以来,两地结对帮扶村开展对接活动40人次,落实合作项目16个,落实建设资金万元,逐步形成市级主导、镇级配合的深度扶贫机制。

年以来,晋江共安排多万元,帮扶长汀南屏山水土保持主题公园、河田卫生院等58个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其中,晋江市总商会发动17位企业家捐赠万元,援建长汀腾飞希望小学并于年9月竣工验收并投用。

晋江还瞄准长汀迫切需要的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求贤若渴等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实施“五大计划”。

“五大计划”包括客家特色新村建设帮扶计划,拟在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农家乐、现代农业等方面对口帮扶;而对农产品销售难题,则实施农村电商对接帮扶行动计划。通过加快两地电商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熟悉互联网技术的青年,依托网络电商平台创业。目前,福建省汇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准备成立晋江市长汀优质农产品营销中心、配送中心,开展长汀优质农产品销售、配送,并适时开设若干个长汀优质农产品专卖店。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创新创业示范培育帮扶计划。依托泉州轻工学院、泉州理工学院等高校,设立“长汀班”,定向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开展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接受长汀2批16人次到晋江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接下来,将按对口地区的现实需求,通过“请出来学习、走进去指导、就地培训”的方式,重点做好以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管理、业务骨干的创新性人才培训,以党政干部为主的交流挂职锻炼,以职校生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村干部、农村种养能手为主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

晋江对口帮扶长汀,已不是单方面的扶持,更是达到双方互帮互学,合作双赢。晋江也努力借鉴“长汀经验”,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近5年来,晋江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3万亩,完成23个镇级公园、个村级景观、个企业造景建设及个校园造景建设。市区绿化覆盖率从40.22%提高到43.96%,绿地率从35.72%提高到40.16%,人均公共绿地从9.17平方米提高到11.44平方米。

福建日报记者:王敏霞张杰戴敏李凌生本期编辑:叶许意

晋江经济报

戳下方标题

这次都是几十万的欠款快还钱吧!

意大利福建总商会换届晋江籍旅意乡亲吴建成当选新一届会长

紧急通知:晋江,冷空气来袭!

厉害了!咱泉州这所学校入围“年中国百强中学”!

提醒

未标“GB”代码的酱油会致癌?国家卫计委这样回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110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