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围头海丝航道上的ldquo海峡第

晋江金井镇围头村位于闽东南沿海围头半岛尖端,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八·二三”炮战,让围头扬名中外。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成了闽台经贸的窗口。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两岸情结,丰富的旅游资源,万舸竞流的发展机遇,都助力今天的围头,铺陈出一幅绚丽的美丽乡村发展新蓝图。

踞守海丝魂的古渔村

从泉州环城高速路围头支线拐向海岬,目光中,有发烫的金沙,也有柔情的海波,更有往来闲谈说笑的游人,这里就是著名的“海峡第一村”——围头村,它离大金门岛仅有5.2海里,是闽东南蔚蓝海岸线上的“不朽传奇”。

早在唐宋时期,围头村就以“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而闻名。唐代航海家林銮在唐开元年间(公元—年)斥巨资,用了近20年的时间,请工匠在沿海造了七座塔作为引航航标,这七塔是:钟厝塔、钱厝塔、龙吟塔、虎啸塔、凤鸣塔、马嘶塔和象立塔,其中的象立塔恰就建造在围头港内,这也成为围头港海上贸易繁华的佐证之一;宋元时期,围头古港已成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四大出海口之一,涨满春潮的航线从这里出发,直指东南亚和欧洲、非洲,一支支桅杆上立着的是寻梦的大旗,一船船货物牵动的是幸福的期盼。围头村既是古渔村,也是闽南对外贸易的“摇篮村”。大唐月下的帆影,宋元沓来的商船,在这里交织成千年海丝梦。

据文献载,南宋太守真德秀曾到围头巡察,创设宝盖寨以防御海寇,这给围头的历史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从此确立了围头作为东南海防军事要塞的地位,历代有重兵防守,既守卫门户,又保一方平安;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在此修建围头司城,遗址迄今犹存;明末清初,国姓爷郑成功抗清水师曾屯兵于此,并在妈祖澳扎下海寨,练兵不息;清朝施琅将军也曾在此操练水师,并到围头妈祖宫中求得妈祖令旗后,出兵收复澎湖、台湾。

历史如梦,不过梦亦留痕。如今的围头村中,不少老街遗留着昔日的繁华印记,弯弯的石板路牵着悠长岁月,明堂堂的商铺细述这里的特产,古庙中的烟云吞吐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渴望。围头村的海外游子已遍布世界各地,对于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乡愁的扎根地,连呼啸海风到了这里,都变得款款有礼。

围头金沙湾海岸线

省级文物达屋楼

围头房车集装箱酒店生态露营地

集装箱酒店房间内可看海的阳台

海峡之间的“和平之手”

拨开黎明海雾的帘幔,围头率先露出的是一片刚毅的礁岩。这棱角分明的坚硬体当中,也蕴藏着围头人的性格之美。

年,震惊世界的“八·二三”炮战爆发。据了解,为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光在年8月23日这一天,围头村就有多名青壮年民兵踊跃支前参战。后来,该村有多位民兵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其中,66位荣立二等功、三等功,7人进京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彰。围头村也从此被誉为“英雄的围头”。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自从停止炮击后逐渐修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两岸更是通商、通婚,“冤家”变成“亲家”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围头村,如今已有位姑娘与海峡对岸结为“两岸婚姻”,她们也成了世所瞩目的“围头新娘”。“八·二三”炮战中被赞为“战地小老虎”的洪建财,正是围头村第一个把女儿嫁到金门的人,他的勇气和魄力至今为两岸民众所称道;同时,来自台湾的女子也不断嫁入围头,现在围头的“台湾媳妇”也有6位。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在村内的“围头新娘主题园”边发现两尊栩栩如生的并排站立的女子石雕像,这两尊石雕正是“围头新娘”与“台湾媳妇”的造像。

20世纪80年代,围头港开放对台小额贸易试点,成为最早实现闽台民间往来的港口。“围头和金门可谓不打不相识,如今两地的民间交往十分频繁,民众互动的热情逐年攀升。”据围头村支部书记洪水平介绍,自从晋江向金门供水工程海底管道项目正式动工后,围头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台五缘村”了,它在“地缘、商缘、姻缘、民缘、水缘”上都与金门、台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该村对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起着不可忽视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地貌上看,围头狭长的岬角探入海峡,恰似大陆握向台湾的“和平之手”。

围头新娘(左)和台湾新娘(右)石雕像

战地公园内的地道

围头海角“一号碉堡”遗址

经营海洋打造海峡名村

《管子·内业》有言:“大心而敢”。意指心既能浩大,且能勇敢。这四个字用在围头人身上,恰如其分。

年初,围头村以晋江市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科学制定“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二十年打造海峡名村”的发展蓝图,一步一脚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下,围头村党支部将不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融入金井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梦想小镇”的新目标中,以“践行两学一做打造海峡名村”为主题,创新提升“五个五”党建项目即:支部引领五大方向(弘扬英雄的围头、打造美丽围头、展现活力围头、构建和谐围头、推行务实围头);干部更新五大理念(生态兴村、旅游富村、文化强村、诚信立村、依法治村);党员把准五大文化(战地文化、滨海文化、渔村文化、侨台文化、海丝文化);党群共筑五色围头(绿色渔村、蓝色海湾、白色沙滩、红色遗址、金色人文);两委共推五大工程(围头海角度假区、围头人家体验区、围头妈祖展望区、蓝色产业发展区、一带二爱心社区)。

正因为有了近、中、远的发展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围头人尝到了甜头。勇敢的围头人不仅耕耘土地,更懂得经营海洋,去年围头村全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万人次,而今年端午节一天就有超过10万游客到访围头。天风海涛、阳光沙滩、礁岩植被,都成为围头村骄人的“旅游生态宝库”。

围头港,隔海看金门

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

围头当地特色美食醉蟹

带着理想拔锚远征

围头三面环海,金沙湾、月亮湾、东海湾,湾湾相连,风景如画。前不久,金沙湾内刚刚安装了长达米的滑索,游客在饱览海湾胜景的同时,还能享受速降带来的刺激。不仅如此,围头海角房车集装箱露营地、围头湾休闲垂钓基地、围头人家特色民宿、围江文化游览园、海峡人家休闲渔庄等游客体验项目也纷纷亮相,它们将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感受。另外海上自行车、真人CS野战、剖海蛎比赛等,也是令游客痴迷流连的娱乐项目。

据介绍,围头现有两条旅游线:一是东线滨海休闲带,这里有古渡观光渔港、围头海角生态园、东线和平公园、金沙湾、月亮湾、东海湾,构成“一港二园三海湾”格局;二是西线战地观光带,有“八·二三”战地园区、毓秀楼、达屋楼、战地文化广场、永平古城广场、滨海休闲广场,形成以深度体验为目的的“一区二楼三广场”。

如果你是“吃货”,那更不能错过围头的众多美食了!这里的活鱼粥、烤鲍鱼、姜爆“海鸭”、酱炒大章鱼、红烧石鳗煲、芋丸炒米粉等,都是风味独特、令人叫绝的地方名菜、名小吃。在当地的购物商场中,还能买到鲜活海鲜以及各种闽台特产。看金门、探炮洞、泡海水、吃海鲜、住民宿,在围头,真是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地玩耍哦!

正如作家尹泽华所说的,当年以“英雄”著称的围头,如今必须冠以“美丽”二字了!大美围头,大爱围头,这是很多到过围头的人由衷发出的感叹。不难看出,带着理想拔锚远征的围头,正驶向更深更蓝的新领域。

来源:泉州晚报

晋江三农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12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