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让人感动的
金井塘东
绵长的沙堤
成片的红砖古厝
还有保留完整的历史古迹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都有和古厝同龄的精神基因
那就是“家国为根,心怀乡邻”
而这就要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塘东蔡氏先祖
蔡氏俊贤
先后践行祖先的训育
“策名效忠,宣力于国”
这是蔡氏先祖留给后世的一句训育
意思是
如果后代子孙能为国家出力
那是光宗耀祖的一件大好事
为官清正廉洁——蔡缵
“湘水勲猷勤报国,卓岩著作永传家”,刻于蔡鼎故居上的这副楹联。上联是赞扬蔡缵为官勤勉,忠君爱国。
蔡缵对于国家的奉献精神
成为了塘东蔡氏族人学习的榜样
积极在海外宣传国画——蔡云程
蔡氏先祖用从政来报国,而他们的后人蔡云程,则是用手中的画笔作为“武器”来报效祖国。
“中西合一闻天下,蓝色交鸣灿画坛”这副对联说的是蔡云程,他是一位中西(艺术)结合的画家。
他当时跟着老师学画画,老师说要学西方的画法,但是他有很强的家国观念,所以坚持画中西(艺术)结合的画作。想把祖国的艺术推广出去,让更多人认识。
天涯海角都不忘记
对家、对国的那一份承诺
塘东海外游子的爱国、爱乡情
蔡及时爱国爱乡的事迹
塘东的华侨蔡及时在菲律宾经营“锦德号”商店,生意兴隆。当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他就组织菲律宾有志青年,一同参与抗日。
蔡及时在菲律宾
创办了报纸《大汉魂》
分发张贴抗战内容
后来暴露
被日本宪兵抓去
他毫不屈服
他勇于担当,为了保护其他39位同志,他保守秘密,只说了一句“39年后,我还是一条汉子”!
在塘东村,至今仍保留着蔡及时的故居,以供后人瞻仰。
文艺爱国——蔡继琨
塘东从来不乏文艺爱国情怀
这首鼓舞人心的交响乐
是在塘东音乐家蔡继琨
指挥下来演奏的的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蔡继琨放弃了原本优越的留学生活,他利用自己所学,创作出《抗战歌》、《我是中国人》等爱国歌曲,并在全国巡演,使全国奋发出强烈的抗日情绪。
“先有国,再有家”
这是塘东人的一条处世准则
当国家稳定之后
塘东人会将这一腔热血
继续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当中
在塘东,处处可见游子们捐资修路的印迹,对于村里的教育事业,塘东游子们也十分关心。在锦东华侨学校,就有许多校舍是他们捐建的,其中,有一栋建筑在塘东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捐建体育馆——蔡庚水
这座体育馆是由旅菲爱国华侨蔡庚水捐建的,年动工,年竣工完成。
蔡庚水在六岁的时候去菲律宾,刚开始从事的行业是教育,是作为一名老师,而且他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打篮球。
他对篮球以及体育馆有一种情结,而他当时回到家乡,看到塘东村的体育设施比较落后,他就说要在学校建一座体育馆,不仅能更好地推广篮球运动,也给村民和学生带来篮球上的帮助。
蔡庚水还捐了万元作为体育馆的修缮资金
尽管已经过去了20年
这座体育馆仍然是村里最主要的运动场所
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
让塘东人没有停下奋发的脚步
人人为家乡做贡献
家国为根
心怀乡邻
先人留下的足迹
是塘东人一往无前的风向标
曾经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是泉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特色旅游乡村。乡村振兴,让每个住在这里的人都闪闪发光,也让每个人都充满着干劲。
为家乡做贡献——王小郎
山柄是塘东的一个自然村,王小郎是负责山柄建设的一名小组长。这几年,他和小组成员一同改造村居环境,栽种绿树,原本的破房子、猪圈、牛圈,变成了村子的微景观,古村旧貌换新颜。
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塘东村民的收入方式,发生了更大变化。
在成为小组长之前,王小郎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医生,在塘东工业区经营一家诊所。虽然参加整治工作以后,王小郎诊所的营业时间缩短了不少,但他还是定期坚持到一些贫困村民家中,为他们检查身体,这是王小郎在塘东行医以来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
走在塘东村
不仅会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
也会被大家为国为乡的情怀所感动
在人才辈出的塘东村
不论是在朝廷做高官的
还是外出打拼的华侨
或是本村的普通村民
他们都秉持着
“为国为乡,效忠尽力”的祖训
世代流传
锦东华侨学校的体育馆是谁捐建的呢?
如果小伙伴知道的话
可以通过留言和我们互动哦~
更多详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1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