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父子俩海边游泳丧命泉州哪个海滩最危
7月23日下午5点
在晋江金井镇溜江村海边发生了一起悲剧
父子三人相约到海边游泳
不料汹涌海浪却夺走了父亲和弟弟两人的生命
那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记者赶到事发的海边,溺水者已经被救上岸。医护人员正在对两名溺水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名男子则双膝跪地为两溺水男子祈祷。由于两名男子溺水时间过久,已口吐白沫。随后被医院再次抢救,医院了解到,两名男子送来时,都已经停止心跳...
他们是谁,为何会相继溺水,记者从现场救援人员了解到,据现场这名跪地男子介绍,他们三人是父子关系,姓张,是晋江东石人。
当天下午,他们三人相约到海边游泳便从家里出发,三人下水走到水深大约脖子这位置,一个大浪拍打过来,将他们三人淹没。瞬间三人被卷入海水中,父亲被浪打漂出去,浮浮沉沉中哥哥紧紧抱着弟弟。
发现有人溺水后,当地的一渔民立即驶来小渔船将浮在水面的兄弟俩救起。抬到岸边后,就有人立即对溺水的弟弟抢救,而哥哥只是被呛口水,并无大碍。
边防派出所,龙湖消防中队及围头海上义务救援队也相继赶到海边。据海上义务救援队吴聪敏介绍,他们赶到时发现,海面漂浮着一个人,救援人员立即游了出去,大约在60米的位置将一名上年纪的男子救了回来。
医院从亲属了解到,溺水父亲今年60岁,弟弟30岁,三人都会水性。目前,善后事宜正在处理当中。
注意!泉州人赶紧看!
每年夏天暑假时期,泉州的多个海域都会不时发生游客、学生游泳溺水、溺亡的惨剧。这些下海游玩溺亡事件,一次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提醒市民游客注意安全,小编对泉州地区溺水事故多发海域的危险状况进行梳理。
石狮·永宁红塔湾危险指数:★★★★★
海域特点:礁石多,存在漩涡流、暗流,下海游泳游客众多
石狮市海泳协会前会长吴金峰介绍,红塔湾危险区形成的原因是海水在红塔湾顺时针回流,在礁石区域,暗流涌动,容易形成漩涡。“很多游客只顾嬉戏玩闹根本不懂这些,到了危险区域不仅会被浪花冲撞到礁石,而且很容易被漩涡和退潮的海水带到深海区。”
石狮·黄金海岸、观音山危险指数:★★★★
海域特点:景区游客人流量大;礁石多;退涨潮情况复杂
据介绍,根据以往警情,黄金海岸因礁石多,发生意外的以游客被困礁石为主。而被困的又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主,主要是对事发海域海况不了解。
在观音山海域,有一条米左右的水泥路向海域延伸,形成一段沙滩带,现场没有相关安全提示标志。据了解,该区域每天前来游玩的人流较少,但是仍有不少游客私自下海游泳,若发生意外难以得到救援。
晋江·围头金沙湾危险指数:★★★★★
海域特点:“西北潮”;风大浪大;游客多
晋江围头湾海岸线长达一二十公里,海平面看似风平浪静,其实隐藏着“黑手”——夺命海浪,熟悉海况的当地村民称它为“西北潮”(金沙湾外海方向),即退潮时产生的强大拉力,将海水往外海推移。
晋江·深沪湾危险指数:★★★★★
海域特点:受地形影响,海域情况复杂;海浪更猛烈
与大海打交道30年、组织义务救护队8年的吴聪敏熟悉晋江海域,在他看来,在晋江深沪湾游泳的危险系数更高,这里的海浪受地形影响,比围头湾更猛烈。“六七级风浪,普通船只就难以靠岸了。”吴聪敏说,在这种情况下,游客千万不要下海。惠安·青山湾危险指数:★★★★
海域特点:潮汐规律难掌握;游客多;风浪大
惠安县青山湾是闽东南地区难得的海滨避暑胜地,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游玩,但是游客们的水性不一,一些外地游客更不懂潮汐规律等海况,以至于这里是溺水事件多发地。年6月5日至6月11日,在青山湾曾出现四起溺水身亡事故。夏季来了
越来越多人喜欢到海边游泳
以上这些危险海域
赶紧告诉你的朋友和家人
千万注意安全!
来源:新闻广角、东南早报、网络
去海边游泳须知
不要远离游泳的安全区;
游泳不要潜水太深;
烈日之下不要游泳;
运动之后不要游泳;
心血管疾病者不要游泳;
游泳前后不要吃饭;
阴雨天气不要游泳;
游泳时间不要过长。
1、在海上雾天不能游泳。如果实在要游,也千万不可游的太远,只能在近海岸边,以视线能看清岸上物体为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心里发慌,在漫无边际的大海里转圈,体力消耗过大就易发生危险。
2、如果一时辨不清方向,不要发慌。在原地踩水,等待雾散后再上岸,或者大声喊叫,听到有回应后确定回岸方向。
3、游泳时要先了解潮汐、了解水温,最理想的是27摄氏度,预先做准备活动,以防抽筋,不要单独或在未开发海区游泳。总是与海岸线平行游,不得越过安全带,注意冲浪板、帆板、船只等。
4、浪太大时不宜下海,酒后和饭后不宜下海,有大雾或打雷时不宜下海。
5、不可离岸太远,一旦遇险呼救时可以让岸上的人听见,不要离防鲨网太近,以免被网缠住手脚。
6、在海水中应对海浪的方式有两种:在浅水中,浪到跟前后猛的跳起来,在深水中遇上“卷檐子”大浪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潜入水中,待浪头过去之后,迅速浮出水面,呼吸换气,准备迎接下一个大浪的到来。
7、一定要用防晒霜,去海边一张脸的用量怎么也要有两个可乐盖那么多,如果觉得太重或粘腻,建议你可以分两次涂,隔15分钟后再涂另一个可乐盖大小,防晒面罩就会完整又服帖的在脸上。
8、出门前先在冰箱里冻几条湿毛巾,回来敷在面颊、手臂、肩膀、膝盖、脚面这些容易晒伤的地方,或者可以用最古老的敷冻黄瓜片或西瓜皮方法,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能给表皮天然补水。
9、刚开始退潮或涨潮时不宜下海,因为这时退潮和涨潮形成的两股力量互相碰撞后在近海岸边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旋涡和暗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卷入海中不能自拔。
10、如果有妇女儿童和不会游泳的一定不要到深水里去,最好租用一个游泳救生圈。
夏季海边游泳注意事项请转发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1第一种“隐形杀手”(海蜇,又称水母)
什么是海蜇?海蜇,俗称为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和海(虫宅zha)等。海蜇属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海蜇有毒吗?海蜇毒液蜇伤人体后可造成程度不同的损伤,如海黄蜂水母,刺丝可分泌类眼镜蛇毒,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僧帽水母含有“催眠毒素”,这种毒素是由多肽及蛋白和小分子含氮物组成的,蜇伤人体后,患者多日才能消除伤痛。中国沿海常见有随寒流漂浮于黄海一带的沙海蜇,能分泌肽毒。
海蜇为什么会螫人?海蜇在海中漂游,身体柔软晶莹,有海中降落伞之称。它的上体半球形的伞部加工后就是俗称海蜇皮的部分;伞部下面垂下的那部分加工后就是海蜇头。在口腕上长有许多小触手,小触手上长有很多刺细胞,上有刺针。当人体或是小动物碰到刺针时,刺细胞里盘曲的刺丝就会弹射出来,将毒液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海蜇就依靠身上的刺细胞来施放毒液,麻痹游到它身边的小动物,然后捕获取食。
被海蜇伤到的症状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脉数无力、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若抢救不及时,这类蜇伤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如何防止海蜇蜇伤?①最重要之处在于避免与海蜇接触,游客下海游泳或在海中乘船者若发现海蜇千万不可碰触,更不能捕捞;
②在沙滩上,切勿抓捕、触碰海蜇,因为即使海蜇死掉,其毒液还会在体内存留24小时,所以在海滩上捡海蜇的游客一定要小心!
③可以向海滨管理人员咨询近期是否海蜇多出没;
被海蜇到怎么办?
①首先不要惊慌,保持镇静,以免发生溺水;
②若被海蜇蜇过的地方有触须,用指甲将其拔出或用毛巾等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须或毒液;
③人在海中可立即用海水的沙搓洗伤口把毒刺清洗掉;
④也可以尽快使用大量醋冲洗海蜇蜇伤处,或者用小苏打软膏涂抹,或用海水冲洗。在刺丝囊移除或灭活后将患处浸入42~45度热水中浸泡20分钟也是比较有效的止痛方法,但要注意烫伤。
⑤海边游泳可以提前到药店买1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稀释的氨水,一旦被海蜇蜇到迅速用该溶液清洗;
⑥被蜇伤的面积较大应立即就医!
但千万别做这两件事!
①被蜇伤后切勿用淡水清洗伤口,否则会引起伤口疼痛并加剧毒素释放;
②伤口要避免阳光晒,否则会增加伤口的疼痛。
2第二种“隐形杀手”(离岸流,又称回卷流)
什么是离岸流?离岸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米。这束水流虽然不长,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离岸流又被称为回卷流,是自海岸经波浪区向海中流动的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流向海洋,并与海滩垂直,持续时间不长。
波浪传播至岸边,或吹向海岸的风,都可能在岸边形成海水的堆积,从而造成海水离岸的回流。回流的海水汇集于波浪小的地方,再沿一狭窄的带形区转向大海,流速可观。因为这种水流常可将游泳者带离岸边,所以又称为回卷流。
离岸流有什么特征?范围
自海岸线向海中的距离,大约在30至50米左右。
长度
离岸流的纵向长度可达61至米,但宽度一般不会超过9米。
流速
每秒2米,甚至更快。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隐蔽性
离岸流往往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成为海滨浴场的最大危险。
突发性
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不可预见性
离岸流的强度和状态因波浪、潮汐、天文、风力风向等多种因素而改变,所以不可预见。它有巨大的能量,有时连海面上的救生艇也会被吞噬掉,因此一旦遇上离岸流,会十分危险。流颈是最危险的地方,不但狭窄流急,而且因高速产生的负压还会将靠近的游泳者“吸”入。
离岸流的危害?据统计,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离岸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悉尼和墨尔本等地的多处海滨浴场都有沙洲-海沟地貌,因此多有离岸流导致的溺水事件发生。
在美国,每年有起死亡事件是由离岸流引起的。在佛罗里达州,每年死于离岸流的人数超过了因雷暴、飓风和龙卷风而死的人数总和。大约有80%的海滩援救事件与离岸流有关。
中国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厦门椰风寨海滨浴场也是离岸流的高发地。
年8月4日当天,韩国的高温天气吸引了80万游客来到韩国最有名的休养地——海云台海水浴场。海云台的海事警察表示,当天上午10点45分,在第5和第7瞭望台之间出现一股巨大的离岸流,名游客被水流卷走。图为救生船在事发现场。
66名游客被水流卷到70至80米以外的海域,在寻求救生员救助后,安全回到海滩。其余40余名游客在午间时候被救。当天晚间时候,救生员再次救回了最后的30余名游客。当地海事警察于当日中午12点15分封锁了海水浴场,直到下午3点30分才从新恢复对外开放。水流产生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警方推测是水面下扭曲且不规则的陡坡造成的。
离岸流如何防范?①在下水之前,首先看清海水浴场的警示牌,并亲自观察一下,海滨浴场的地形地貌、沙洲和缺口,因为缺口处是离岸流的多发区。
②看海里有无狭窄而浑浊的条状水流,并避开该水流。
③阴历初一或十五前后天文大潮期间,台风来临、风大浪高之时,最好不要下水游泳。
遇到离岸流如何自救?如果不慎被卷入离岸流中,或者感觉到小腿部有含泥沙的水流冲击,务必保持冷静节省体力,努力沿着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朝一侧游出。试图逆流而上想靠岸,只能越陷越深。如若无法从一侧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直到流势明显减缓后,再向一侧努力游出,但一定要留足力气,大声呼救。
(离岸流逃生示意图)
—END—
赞赏
长按鐧芥鐤梾鏃╂湡鍥剧墖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鍖婚櫌鍝釜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