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览晋江昨举行升旗仪式amp品
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晋江新闻网10月2日讯昨日上午,晋江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升旗仪式在晋江市体育中心举行。陈荣法、刘文儒、陈健倩、曾清金等晋江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以及社会各界代表、自发前来的群众等千余人参加了升旗仪式。
8时30分,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晋江市领导和前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庄严,目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晋江的明天更加美好。
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主持升国旗仪式并致辞。他说,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晋江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县域实力稳居全国十强、八闽之首。如今的晋江,业兴城美、政通人和,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当前,晋江市正处于抢抓机遇、创新实干、跨越发展的崭新阶段,各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全市上下精诚团结、创新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局,进一步发扬晋江精神,创新晋江经验,在“五城同创”中打造晋江升级版,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晋江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参加升国旗仪式,心中涌起无限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市民张胜军说。
升旗仪式结束后,晋江新闻网记者注意到,在场的群众纷纷来到国旗下合影留念,用相机记录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记者_庄诗莹)
。。。。。。。。。。。。。。。。
鞋都片区征收补偿安置
实施方案出炉
晋江新闻网10月2日讯昨日,晋江新闻网记者从晋江市鞋都片区改建项目指挥部了解到,经数十次实地踏勘、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晋江市鞋都片区改建项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出炉。同时,为充分发挥鞋都片区的区域优势,提升片区综合品质,增加住宅被征收人的就业及经济收入,促进企业转产转型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留人留钱留产业”的目标,鞋都片区创新安置方式,同步出台《企业用房置换商务写字楼实施办法》《住宅置换商务写字楼实施办法》《住宅及企业照顾购买商业店面实施办法》三个配套文件。
在店面补偿安置方面,鞋都片区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征迁范围内的多间店面进行分类,总共分成三类。
鞋都片区征迁业务组组长粘文俊表示,按照《实施方案》,原一、二类的可以安置新建的店面,而新建店面沿双龙路一条线建设,很难再分一、二类。因此,店面安置区新建一层店面统一划为一类店面,并作为原一类店面和二类店面的安置房源。这表明,原一类店面要尽早签约,优先二类选房源,如签约不及时,就有可能在二类的选房顺序后,房源会差一点。
在改建中,鞋都片区指挥部充分考虑到困难群众的利益,属居住困难户的,住宅可安置面积全部选择产权调换(包括照顾购买面积)后,人均面积仍不足35平方米的,可照顾购买至人均35平方米;属居住经济双困户(符合居住困难条件,且属于低保户或五保户)的,住宅可安置面积全部选择产权调换(包括照顾购买面积)后,人均面积仍不足20平方米的,可照顾至人均20平方米保障居住,应缴安置房款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减免。
住宅及企业照顾购买商业店面
住宅申请照顾购买商业店面的,住宅被征收人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在征收区域内的所有住宅,必须在提前批及征收第一时间段第一天完成《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签订和房屋腾空;《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的可安置面积(含照顾购买面积)不少于平方米;至少已产权调换一套住宅安置房用于家庭居住生活。被征收企业在提前批及征收第一时间段第一天完成《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签订,并承诺按规定时限腾空房屋交付拆除的,可申请照顾购买店面。
照顾购买价格为复式店面元/平方米;一层店面元/平方米;二层店面元/平方米。选择照顾购买复式店面或一层店面的产权户,只能照顾购买一种类型,且仅限一间(套)店面。选择照顾购买二层店面的产权户,可以照顾购买不超过二间店面。“经市场调研和评估,这些照顾价格均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可以说优惠力度很大,让利于民。”粘文俊说。(记者_齐玉波)
。。。。。。。。。。。。。。。
台北万华黄氏金墩派将于近期赴晋江祭祖
晋江新闻网10月2日讯“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这对寓意着家族世代繁荣昌盛、源远流长的楹联,总能出现在很多宗祠的门外上。坐落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旧称艋舺)广州街二百六十五巷三号的黄氏大宗祠——种德堂也不例外。
昨日上午,晋江市传统文化赴台交流团到了黄氏大宗祠,拜访黄氏宗亲,并进行交流。“黄氏大宗祠特别壮观,雕梁画栋一应俱全,是著名的‘皇宫起’格局。有多年的历史,完好保留了传统闽南建筑风格的精髓。”虽然拜访时,不巧遇到黄氏大宗祠整修,但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对于大宗祠的赞美一点儿也不吝啬。
晋江黄氏金墩派迁徙台湾扬名艋舺
说到这儿,很多朋友好奇了,万华区的黄氏大宗祠和晋江有啥关系呢?其实黄氏大宗祠的根正是来自晋江黄氏金墩派。
对于黄氏族谱颇有研究的晋江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黄秋源告诉记者,晋江黄氏金墩派,出自莆阳黄氏始祖黄岸,其十四世孙黄府,自兴化军城迁莆田黄石金墩(今莆田黄石镇沙坂村金墩自然村),为金墩始祖。黄府四世孙黄松、黄权两兄弟再徙迁晋江。黄松的后代又迁至安平(今安海金厝),黄权则迁居晋江池店潘湖。
到了清朝,晋江黄氏金墩派有不少族人迁居台湾,一部分人来到了当时淡水河流域台北盆地商贸最早发达的地区艋舺(现台北万华)。
“当时黄氏在这儿非常出名,万华有旧民谚说‘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俏哥’,其中的第二好说的就是我们黄氏。”种德堂大宗祠董事黄增奇告诉记者,黄阿禄嫂是黄昭禄的妻子。黄昭禄在清道光年间与其父从池店潘湖迁居台湾后,通过做木材生意发家致富,却在年,因病突然弃世。其妻黄阿禄嫂接下生意。多年的用心经营终使黄家成为艋舺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年,热心地方公益、慷慨大方的黄阿禄嫂献出家宅,永久充作黄氏家庙,这才有了今天的种德堂。
寻了三十年
终知“根”在晋江
得知文化团前往黄氏大宗祠交流后,台北县黄氏宗亲会秘书长黄胜雄先生也特意赶来。
“你知道吗?我寻到万华的台北黄氏大祠堂也是费了很大一番工夫呢!”黄胜雄先生的一句话引起了晋江新闻网记者的兴致。
原来,黄胜雄虽然与来自池店潘湖的种德堂黄氏同为金墩派,但是黄松的后代,来自晋江安平。
“我们一直都知道我们祖籍在晋江,可并不清楚在晋江的哪里,30年前听阿嬷说我们是金墩派,我当时并不理解,以为晋江有个地方叫做金墩。”黄胜雄先生说,作为中国人总是希望找到自己的根在哪,于是30年前他到大陆做生意后,“只要听说是晋江的,就要问人家金墩在晋江哪里,可是没人知道,大家都说没这个地方。”
直到20年前,黄胜雄到菲律宾参加世界黄氏宗亲会才有了方向。“当时我知道晋江的金墩有两支黄氏,一支在安海,一支在池店,可很多东西都像是大海捞针一般,毫无头绪,我听说池店的金墩派也迁徙到了台湾,希望能先找到台湾的黄氏宗亲,再找到晋江的宗亲。”黄胜雄先生说。
理想很美好,可现实总是充满了未知数,年台湾发生了罕见的“八八水灾”,黄胜雄的家也遭灾了。“房子被淹了,收集了很多年的资料都被水泡坏了,当时真的是心灰意冷,想放弃!”黄先生说,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改变。消停了两年后,他又开始收集资料,年他找到了台北万华的黄氏大宗祠。
在与万华黄氏金墩派对接后,黄胜雄在网络上发表了很多关于黄氏金墩派的文章。年,他的文章引起了池店潘湖黄氏金墩派的注意,并主动与其联系。在他的牵引下,池店潘湖金墩派与万华金墩派进行了对接,而在黄氏乡亲的帮助下,同年他也确定自己是晋江安海人。
“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是晋江人了,欢迎你们回晋江走走。”听说了曲折的寻亲经历后,交流团顾问颜子鸿先生立即向黄增奇和黄胜雄先生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到晋江走走看看。“我们已经有这个打算了,正准备今年到晋江祭祖。”黄增奇先生说。(特派记者_曾舟萍)
。。。。。。。。。。。。。。。。
品美食赏福船深沪文化中心广场万人涌动
晋江新闻网10月2日讯昨日,晋江深沪文化中心广场人山人海,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晋江市深沪小吃同业公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深沪美食节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天,还举行了“福船万里行——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船模展”“福船现场演示活动”、水密隔舱纪念邮册首发等系列活动。
深沪小吃同业公会是由晋江市从事深沪小吃经营的单位自愿结成的行业性、地方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以“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为宗旨,着力促进深沪小吃的推广发展和小吃文化的传承弘扬。
美食活动现场,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等待品尝的“吃货”。深沪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晋江新闻网记者,美食节为期3日,共设置40个展位,荟萃深沪小吃共计20多个品种。美食节期间,每天16时30分准时营业,22时收摊。
在文化中心二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福船万里行”船模展吸引了不少市民。据晋江新闻网了解,船模展为期7日,共计展出各式船模11艘,这些船模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小制作的,与真船无二。值得一提的是,主办单位特意将其中三艘船模装上动力,进行现场演示。
晋江新闻网记者从深沪镇政府了解到,昨日深沪文化中心广场人流量超万人。(记者_黄伟强许春董瑞婷秦越通讯员_柯雅思文图)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xw/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