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安海全力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白塔点灯
- 安平桥
- 又称“五里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为花岗石砌成的石礅石梁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年),历时十四年建成。安平桥是中世纪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年3月4日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海丝文化的重要体现和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载体。安平桥中亭石柱上镌刻着的“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闻名遐迩。
- 游客服务中心
- 安平桥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到平方米,外观采用闽南传统的建筑风格,造型古朴。里面综合了咨询投诉、影视服务、导游服务、购物休闲、旅游集散、综合服务等功能。
- “安平桥”石刻
- 这块石刻是安平桥景区最大的一块天然石刻,采用的是闽南地区盛产的花岗岩。据说当时景区效果图制作出来以后,施工单位去寻找石料,竟然真找到了三块和效果图中形状一模一样的石头,也算是一种奇妙的巧合了。石上写的“安平桥”三个字是弘一法师的集字。
- 瑞光塔
- 瑞光塔,是当时安平桥修建完工以后用剩余的钱和材料建造的镇塔,是现在全国少有的宋代砖木结构石塔。它位于安平桥头,通高20.5米,五层六角,外面涂着白灰,安海人亲切地称它为“白塔”。瑞光塔历史上曾多次重修,明代重修后改名为“文明塔”,最近的一次重修在今年7月份完工。在今年国庆期间,“白塔点灯”大放异彩。
- 澄渟院
- 澄渟院记载着弘一法师与安海的一段因缘。年秋,弘一法师受安海水心亭丰德法师的邀请,从漳州出发,途经同安梵天寺来到安海,就在这间禅房里住了一个月。“澄渟院”牌匾及门联“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都出自弘一法师手笔。现在里面的陈设,还保留着当时弘一法师居住时候的摆设和场景。
- 望高楼
- 这座嵌着“寰海镜清”石刻的石牌楼,俗称“隘门”,是清代的建筑。这样的石牌楼桥头、桥尾各有一座,桥头这座叫做“望高楼”,是原本的桥头因为修建时间过长毁损后,在清同治三年(公元年)重建的。穿过隘门,就是安平桥水上桥的部分了。
- 水上捉鸭台
- 端午节会在这里举行安海特有的端午节水上捉鸭活动,它考验人们的体力、毅力和技巧,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和围观。端午时节,人们会在水边高台绑上一根十米多长,涂满油料的粗竹竿,在竹竿尾部绑上鸭笼。参赛者如能保持平衡,赤足走到竹竿尽头探笼取鸭即为优胜。
- 下南洋雕像
- 安平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最大属港,自宋元以来长盛不衰。安海的商史远溯唐朝年间,历经数个朝代,素以“安平商人”名号行贾天下而闻世。安平商人的足迹遍布东洋、南洋诸国,自明代起便与晋商、徽商齐名。这组雕像,就是以当年安平商人出海讨生活,码头上送别的情景为主题雕刻的。
- 文化长廊
- 安平桥景区的文化长廊,既可作为游客休息区,也可以作为跟安平桥相关的主题展览的场所。安海的“嗦啰嗹”习俗、婚姻习俗、生养习俗、饮食服饰习俗、商业与生产习俗、岁时节令习俗、崇拜与禁忌习俗、文娱游戏习俗等,在这里定格成古老而常新的万种风情。
- “嗦啰嗹”雕塑
- “嗦啰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俗名叫做“采莲”。它结合了古代“驱疫傩”和唐朝、宋朝宫廷中的“采莲舞队”的形式,是晋江地区独有的端午民俗活动,非常生动、活泼、有趣。这组雕塑展示了“嗦啰嗹”队伍中的人物角色和使用的道具,让游客们可以随时感受到“嗦啰嗹”的艺术魅力。
- 两岸两安平文创馆
- 由晋江安海文化创意发展协会结合安海与台湾的文创精品布置的主题文创展馆,里面展示和销售两地的文创精品,既是一种景区的配套服务,也是对晋台两地渊源的一种活化展示。安海文创协会成立于6月8日,其理念是保护、传承、创新安海文化元素。
- 华侨林社团林
- 安海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现在旅居海外的华侨有十万人左右。华侨林就是由旅居各国的安海籍华侨集体捐资种植的。除了华侨林,还有安海社会各界人士热心捐资种植的社团林。目前,安平桥景区内有菲律宾林、香港林、澳门林、商会林、青年林、巾帼林等。
- 亲水栈道
- 安平桥作为古代最长的梁式石桥,在建造技艺上有鲜明的特色。亲水栈道,其实是借鉴安平桥的技艺所做的整体缩微版。它分为水上栈道和陆上栈道,其中水上栈道长米,陆上栈道米,为游客们游览安平桥景区提供了另外一种体验和感受。
- 欧阳之家
- 多年前,闽南地区出了第一位进士——祖籍晋江池店的欧阳詹。多年前,欧阳詹的后裔迁入安海,在“欧阳之家”居住。“欧阳之家”是一座占地约平方米的两进式古厝。现在,它将作为晋江市非物质文化展示馆,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晋江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 湿地科考区
- 安平桥湿地科考区总面积58.28万平方米,其中60%的面积是水域,陆地绿化率在90%以上。湿地中生活着昆虫种,分属于5目、61科、属;两栖类1目2科5种;爬行类1目2科7种;鸟类9目22科48种,其中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鱼类29种,隶属4目11科19属。
- 青年志愿者驿站
- 青年志愿者驿站向游客提供问询、手机充电、宣传资料阅览、雨具出借等服务。这里也成为在安平桥开展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场所。
- 中亭
- 安平桥的中间点——中亭,学名叫“泗洲亭”,又称“水心亭”,因为它位于安平桥的正中间,又是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的分界处,所以被老百姓俗称做“中亭”。亭前石柱上有对楹联:上联“世间有佛宗斯佛”,指的是安海龙山寺的千手观音佛像。下联“天下无桥长此桥”,指的就是安平桥。
- 在中亭的四周和墙上很多方的碑刻,这些碑刻上的内容记录着从明朝天顺年间到清道光年间重修安平桥的历史。
- 安海段滨水游憩区
- 包括安平桥闸、亭台楼阁、餐车、步道、儿童乐园区等。安平桥闸是江水入海的汇流处,也就是淡水和海水的分界线。亭台楼阁,绿树成荫,垂柳依依,一转眼就能看见安平桥长虹卧波的雄姿,风景如画。为了方便游客的游览和休息,整个景区一共设置了10座憩亭和9座连廊,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 天下无桥长此桥,这气贯长虹的七个字,描述的便是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的安平桥。
- 以安平桥为核心的安平桥景区横跨于我省两个重镇——安海镇和水头镇,包括安平桥区域、三里街及周边部分地区,景区面积约.8万平方米。今日,安平桥景区将“迎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安平桥景区主要分为“一心一街一桥三区”,即综合服务中心、海丝文化主题商业街、安平桥、民俗文创体验区、湿地科考观光区和滨水游憩休闲区,景区集文化体验、观光揽胜、休闲运动、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 景区主要包括三里街、白塔凌霄、安平桥、水心禅寺、澄渟院、中亭、欧阳之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文创馆、振万园、鹿径水云、鹄渚听鹂、民俗及人物主题雕塑等景点。
- 安平桥景区的巨幅文化历史卷轴从充满浓郁闽南乡土气息的三里街,经白塔、水心禅寺铺展到海潮庵,见证了安平港的商贸发展,承载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印迹。
- 景区内各景点交相辉映,共同衬托出“安平飞虹”的恢宏气势,重现了长桥凌波的历史画卷与自然风貌。景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如史如歌,底蕴深厚。
- 今年,安海镇出台文化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打响“安平古镇,海丝名城”品牌,全力推动安平桥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高品质、国际化人文旅游目的地。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商家合作电话或曾先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xw/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