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晋江将建晋江籍异地中高级卫计人才库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为了让群众的美好生活更有保障,去年晋江突出待遇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资源优质化、管理精细化,统筹投入民生资金74.65亿元占本级支出66.56%,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办成22件为民实事,建成65个补短板项目,民生举措更加实在、更加走心,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幸福之城。

今年晋江将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紧抓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等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民生补短板、城市提品质”,抓好城市发展的实事、群众身边的小事、社会治理的难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分、更加均衡,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城市“温度”,确保如期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近日,在晋江第七实验小学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抓紧进行土方工程回填,预计今年4月完成“三通一平”工作,计划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晋江第七实验小学位于晋江南片区机场连接线中段东面,拟建48班教学楼、办公综合楼及操场,学校建成后将为该片区更多适龄学童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是晋江“民生补短板,城市提品质”的重点内容。去年,晋江共实施个教育项目,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个、中小学学位个,养正中学完成搬迁。

在加快学校规划建设的同时,晋江还大力引进高端教育。去年,拔萃双语学校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秋季开始招生;泉州五中桥南校区开工,目前还在积极对接一批教育集团前来举办高端教育项目。

立足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晋江,在教育方面也积极探索“国际化”路线,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引进境外条件成熟的国际课程,探索建设网络国际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去年,晋江深化与国际上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晋江中小学校与境外优秀学校结为友好交流学校13对,其中晋江一中与法国约翰夏科中学缔结姊妹学校。

同时,晋江不断创新推进新型办学模式,大力推广教育集团、委托管理、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新模式,新增养正中学、第三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今年,晋江将安排推进个教育项目,把平山实验小学、南侨中学等26所中小学校校舍和青阳象山、开发区五里园等10所幼儿园建设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增加中心城区近2万个学位。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医疗卫生是民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为了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好医、看好病,去年晋江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开展医疗资源整合优化行动、服务与管理双提升行动、就医便民惠民暖心行动等八大行动,全力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努力实现让群众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这一年里,晋江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群众享受到更多医疗改革实惠:树兰合作项目成效明显,院士工作站进驻,名医工作站挂牌,远程会诊平台开通,晋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预约上千名国内外顶级医学专家;医院晋南分院通过JCI认证,患者可享国际化诊疗服务并使用国际保险;医院通过“三甲”现场评审,建立“晋江市名医工作站”,医院新院建设全速推进,晋江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和医学影像会诊中心正式启动;在惠民便民方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和手机便捷支付方式,中医院产科推行夜间门诊,为全市高龄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保险保障,东石、磁灶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建成投用,建设11个中医馆,公共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晋江还将大力补齐卫生事业短板,建设晋江籍异地中高级卫计人才库,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推进医院、医院闽南分院、疗养院、医院等9个医疗卫生项目;深化与树兰医疗合作,以医院、中医院、医院为龙头组建三个医共体,建设病理诊断、临床检验等6个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推进基层医疗单位硬件标准化建设,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就近看好病、就好医;完善急救体系,建设院前急救指挥系统,新建新塘、池店、内坑、英林4个急救站,打造“15分钟急救圈”。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乐养”

截至目前,晋江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16.6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4.5%。

为了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去年晋江实施35个养老项目,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20个,6个村级敬老院投用。

针对晋江老年人“离家不离村、离村不离情”的传统观念,晋江大力支持鼓励村(社区)投资兴办农村幸福院或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并把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敬老院这三种服务载体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三位一体”的村级养老方式。

同时,村(社区)通过发动企业、华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出资出力,有效整合利用闲置资源,完善服务设施,将老年活动中心升级改造为居家养老服务站,并鼓励条件较好的村(社区)投资兴办综合性敬老院,逐步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社区养老模式,为基层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

当前,晋江还积极探索推行“虚拟养老院”,连续三年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老年人电子档案,利用平台进行服务统筹派单管理,为全市约名“五保”、低保、优抚、“五老”和空巢、孤寡、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约名普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护理、日常保洁、人文关怀和紧急救援等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上门服务。

今年,晋江将全力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推动社会福利中心一期运营、二期加快建设;抓好陈埭、池店、东石、永和、金井5个镇级敬老院,灵源、紫帽、西滨3个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和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健全医养签约合作服务机制,建设15个智能化医养结合示范服务站;支持社会机构兴办普惠型养老机构,完善以居家为基础、村社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熟悉环境和亲情陪伴下安度晚年;实施老年人“银龄安康”工程,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和长期护理保险,鼓励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文化养老、安宁疗护等服务,营造健康舒心养老环境。

来源:泉州晚报

1.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载请注明出处:泉州医声

3.投稿邮箱

qq.







































白殿疯怎么医治
裂变式营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xw/59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