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菜市场的江湖,藏着彪悍的阿姨和清晨的

古龙曾说

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想寻短见

就让他去菜市场

因为人一进菜市场

就会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翰林池菜市场,

你妈你爸你阿公阿嬷应该都不陌生。

这个晋江最老牌的菜市场之一,就在青阳街道最热闹的一条街上。负责一日三餐的家庭掌勺们,每天都要逛逛菜市场,与这一斤二两肉打打交道。

今天,欢妹也起了个大早。

穿过车水如流的泉安中路,我们走进菜市场,早晨淸冷的空气已被老菜市场的热闹劲儿打得零零散散。

这是翰林池菜市场,都说了你妈一定认识。

这次你也该认识看看。

这里的菜市场,似乎彪悍的阿姨比大叔还多。一进菜市场的大门,声势浩大的剁肉声迎面而来,“do!do!do!do!”

放眼望去全是挥舞着大刀的阿姨,无比娴熟淡定。

卖海产的、杀鸡的、冻品的、蔬菜、米面油粮菜……几乎摊摊都有一个阿姨镇守。

一声吆喝,想买什么,几斤几两,谁都逃不出阿姨的八卦阵。

她们每天早上都要重复上百遍同样的话,应付不同或相同的人。

“来哦来哦!要把我照好看点。”头戴鲜花的阿姨又豪迈又有点害羞。

“你得笑啊!看镜头!”对面正在剁肉的阿姨隔空应和。

一时间,提着相机的我们成了阿姨“窃窃私语”的对象,成了整个菜市场的红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这个菜市场内,人与人之间毫无隔阂的热情徜徉,是另外一方天地。

这里的海鲜,同样超乎想象。

帝王蟹、红东星斑、龙胆鱼、大九节虾、小鲨鱼……一大堆海鼎荟才能吃到的豪华海鲜在这里一大只一大只地随意放。

现杀的,正在杀的,还在冒泡的,没见过世面的欢妹又惊呆了。

菜市场里更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人们在菜市场买是为了生活,人们在菜市场卖也是为了生活。

就像古龙说的那样,来菜市场逛逛吧,不用寻短见,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来。

一旦走进这里,浓烈的生活味向你扑来,让你应接不暇,让你不得不接受生活的气息,从而渴望生活,忍不住也买上一把菜一块肉回家。

除了买菜,我们似乎常常忽略,藏在市场里的这些食物,也是真正的市井味道。

4:00-8:30

菜市场门口的油条摊,夫妻俩气定神闲。大叔翘着腿、食指掐着烟,一边翻滚着油锅里的油条。

大叔说,这个油条摊他们摆了三十多年了,已经习惯做油条了,附近的人也都爱吃。

原来一个油条摊都可以坚持那么多年。

才发现其实有些手艺并不难,难的是守艺。当炸油条变得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每天的习惯时,我们应该心存敬意。

8:00-9:30

菜市场的另一边,沙嗲面的阵仗甚大。

老板在摊前龙飞凤舞地捞面加料加汤,人们都说看他做沙嗲面特别带劲。

围着的都是清一色虎背熊腰的男人。站着的,做着的,叉腰的,这架势简直像要来打群架。

“大碗实惠,很实在,给的料特别多。”坐在一旁的大叔特别热情地给我们推荐,像这么大一碗加了3种料,才十几块。

沙嗲面一天只卖一个半小时,从早上8点开始,基本9点半后就吃不到了。

欢妹忍不住问老板其他时间都在做什么,一旁的大哥抢答说,“睡觉啊!”老板和客人都笑了。

6:00-12:00

谁也说不清翰林池菜市场存在了多久,但这个无名牛肉摊却存在了二三十年,是菜市场最老牌的小吃。

还是刚才那个大叔,他从小时候就来吃,一直到现在四十多岁,还是经常带家人来这吃早餐。

十几块一份的牛肉汤,满满一大碗厚实的肉,欢妹吃到汤不够喝了,老板说,“来加汤来加汤。”

老板很低调,大部分时间坐在摊后把玩着手机,有客人来就卯足劲切肉。这是父亲传下来的摊子,母亲现在还会来帮忙,以后他肯定要独当一面了。

6:00-12:00

市场门口的面线糊小摊不止卖面线糊,还有芋头粥、肉粽、咸饭,都是晋江人熟悉的老味道。

刚出锅的芋头粥,撒上葱花味道更香,要浓的还是稀的阿姨心里都有掂量。

面线糊跟油条真的是绝配。干吃油条酥脆得不行,泡在汤里又软绵入味。

坐在摊前的桌子上,常常能听到街坊邻居间的问候。隔壁老王的女儿怀孕了,卖猪肉老李的儿子考上大学了。

睡眼惺忪的上班族匆忙吃了一碗面线糊;

骑着摩的的司机四处张望;

白发苍苍的婆婆打包了一大袋油条;

后座满载猪肉的运货大哥从你身边呼啸而过……

这是菜市场的清晨,这是晋江另一个早餐的根据地。

面包吃腻了?明早,菜市场约一顿早餐吗。

寻街·第2期

往期回顾:江声路小吃街

编辑丨欢妹

摄影丨鲈鳗欢妹

-寻味晋江·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专项基金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xw/65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