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晋江李锦秋谈地域文学
新书推荐
李锦秋《时光未央》
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晋江,因为有文学,而赋予更多的人文色彩。
《相等五里桥》近期邀请晋江市文艺评论协会会长李锦秋做客分享,讲述有关地域文学的类别、特点和区域分布;分享任林举《晋江奔流向海》的作品读后感;文学评论于作品的意义;文学对文化推动的作用等内容。此外,为广大读者推荐一本新书,来自李锦秋老师的《时光未央》。
文章节选
李锦秋,晋江磁灶人,文学爱好者,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晋江市文艺评论协会会长。主编《晋江诗人论》,著有个人散文集《平静地收获》、《时光未央》。
心中的故乡——李锦秋:在晋江行走的时候,我们可能由外而内,或者由内而外地进入另外一种维度。我本身是磁灶人,所以在第一章节的第一篇文章,我放的就是我的家乡《梦幻磁灶窑》。作品中,我谈的是磁灶窑的沿革和变化,比如我通过音乐的角度,来描写磁灶窑里面的“火”。然后通过历史的追溯,来思考当时磁灶窑人们生存的一种状态。它可能不是在描写产业,应该是在追寻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与力量。磁灶目前在整个产业的转型与提升当中,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磁灶窑,进入到技术、科技等多种领域结合的一种磁砖的生产。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技艺的保留,例如苏垵的黑茶古。应该来说,产业的发展从磁的艺术角度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科技、创新结合运用的一个状态。比较契合当代环境的发展,从文学创作者角度,从站位来说,作品立足于对故乡的认识和情感,对于家乡的思考,首先还是建立在最根本的一种情感上。当然现在晋江的区域经济不只是聚焦于我们的磁灶,很多的镇、街道,也是在产业转型、提升,不断地在创造、创新和发展,走新的路子,也会根据当地实际、商品经济的形态融入不同的发展特质。我个人从高中之后,离开了故乡去外面求学和工作,一直对故乡是有一种愧疚感的,感觉对故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xx/1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