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晋江寺庙龙山寺
龙山寺,古称“天竺寺”,又日“普现殿”,俗称“观音殿”。在安海镇型厝村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24座全国汉传重点寺院之一(泉州市仅开元寺、龙山寺两座)。
《泉州府志》载:“安海龙山寺不知所始。”《晋江县志》载:“安海龙山寺在八都安平,古称普现殿,以大樟树雕千手眼佛祖祀之,座下树根石井尚存,隋皇泰年间建。明天启间苏琰重修,书‘龙山宝地’勒石于山门。”
寺在镇北里许,为安平来龙之屏。殿地宽广,栋宇高巍,僧舍两廊,无不整备。前山门绕以土垣,东僧房、厨舍、菜园,西堂奉注生夫人。古有大榕树数株,明时仅存一株,在宅角大道旁,往来之维庚也,里人以为迎送之所。大殿有明张瑞图匾日:“通身手眼”。
顺治十八年()迁界,滨海梵宫灰烬,惟寺岿然独存。
康熙二十三年()复界后,靖海侯施琅捐资庀葺,修建山门华表,壮其旧观。康熙五十七年()扩旧增新,殿堂门庑,钟鼓楼亭,以次俱举,又以余力东建高工报德祠,西立地藏王庙,阅年工竣。侯府施韬立华表曰“天竺钟梵”;颜克英书。里人陈梦弼有记,进士颜仪风撰志勒石。
道光十五年()住持僧然信募捐重修。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又动工大修,至光绪年()告竣。令行拆卸,始易大观。及光绪三十一年(),里人田正元侶梠重修,并盖大坛。从兹庙貌聿新,增巍峨之气象,更壮观瞻
寺因沧桑变幻,举凡佛像、雕刻、史典、文物、珍玩、古董,散失殆尽,全寺仅存千手千眼佛、钟鼓各一,區—、龙柱一对。年关闭,年重开。由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海内外华侨善信慨助,住持僧开慈禅师苦心经营,历经十年重修,并重塑主佛千手千眼金身,计耗资百余万元,使千年古刹重光旧日辉煌。
全寺南北长77.50米,东西宽54.40米,总面枳约平方米。布局以中轴线山南往北为放生池、外山门、华表、照墙、东西钟鼓楼、金刚殿、东西廓庑、天坛、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等主建筑;两旁还存东西护厝、功德堂等建筑。
(来源:晋江佛教资料综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