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榜样力量晋江市优秀社工专题报道陈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者,
从正式接触社工那年算起,
到现在与社会工作结缘已经八年时间了。
遇见——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年,填报志愿时,冲着“政法学院”的名头,我误打误撞选择了当时冷门的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大二的学习,又较多是以《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等理论课程为主,对于社会工作具体服务内容还是不了解。
年,我抱着“了解一下社工行业到底做什么”的想法,选择了省内社工招聘发布最多的晋江,承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暑期夏令营的实习。一个多月的实习期不长,但是却让我看到了社工服务的必要性和需求性。
年,我又报名参加了暑期夏令营的实习,这次面对的群体则变成了福利院内的特殊儿童。困难和挑战随之而来,但很庆幸当时机构督导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我想继续去尝试,做这份有价值感的工作。
恰逢当时机构承接了基金会项目,经过认真思索,我选择正式入职成为一名全职的社会工作者。
就此,社会工作伴我,我,是社会工作者。这份职业理念与人生信念,开始渗透、植入,成为了今天的我。
累积——
勇敢去闯,梦是最美的地方
如果你学习了社会工作专业,对公益报以赤诚之心,想要亲身去实践,那就脚踏实地去积累吧。
年9月,我正式成为一名驻校社工,服务于晋江市内一所公立的流动儿童聚集的学校。初次尝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实务经验不足,我从辅导性儿童服务开始做起,协助参与心理课堂,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体育、游戏等文娱活,社工悄悄话小信箱的信件往来……随着与校内老师同学关系的建立,我开始尝试一些成长型的小组服务,比如幼升小适应、城市融入和青春期教育等,这些服务既让人兴奋又充满挑战。
这些看似琐碎、生活化
而不够高大上的基础服务,
是我积累专业经验的开始。
书本上说,反思能力是社会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反思从哪里来呢?是从放学后与同学们一起结伴走过的小巷中积累而来,从每一封手写回信中分类评估引发而来,也从每一周的工作日志中总结而来。
回想起那段时间,中午午托时间喧嚣热闹的社工站、塞满信件或是小卡片的社工小信箱、还有每场服务前涂涂改改的讲话稿,这些画面仍在脑海里,是一种付出与获得的真实写照。
■■■■
.?
坚持——
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半路就放
年底,我带队参与基金会统筹承办的城乡儿童冬令营,营员来自福州、泉州、厦门、南平和贵州等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层次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其中不少还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作为小组导师,我不仅需要配合营长安排好营员的课程内容,帮助其通过课程参与获得正向的支持,还要负责照料营员生活起居,保证其安全度过六天五夜的营地训练。
艰苦简陋的营地环境,又恰逢寒潮来袭,加剧了环境的不适。不少营员想家的情绪更是异常浓烈。再加之在集体环境中,大家需要相互沟通和协作才能完成小组任务,而对部分营员而言,暴力手段来夺得话语权已然成为个人习惯,组内争执和矛盾此起彼伏。对于当时社工小白的我,简直太难了。
我喜欢尝试和挑战,但确实压力很大,我选择坚持下来!这场营会硬仗,我和其他社工一起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团队情况,总结当日活动不足,并讨论第二天课程安排事项,每天加班到十二点左右。
犹记得营会最后一个晚上,营员们围坐一圈分享时,不少平时调皮的组员还在偷偷抹眼泪。篝火的红光照耀在大家的脸上,映衬出红扑扑的脸蛋,彼时的每个营员都格外可爱。
在某些时候,
咬牙坚持就是胜利。
相信——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年底,我被团队认可并委以重任,代理机构管理实务。那时还懵懵懂懂,一个机构的运营工作既有挑战性工作量又大,工作该如何下手呢?
我还是选择从自己熟悉的机构行政管理工作开始着手,结合服务工作的管理,以两个主线作为脉络,不断摸索与总结。年的暑假夏令营,服务工作最忙碌的阶段,我在几个站点之间来回跑动,给予一线社工、实习生督导和支持。
服务管理,
人才培育是抓手,
制度管理是保障,
团队建设和督导支持是营养,
这是我在切身做
社会工作服务管理中的心得。
社
工
毕淑敏老师说过,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回顾初心,起跑的时候,还只是喜欢和热爱,怀揣着一颗大干一场的心;此刻此地,中途短憩,时光的浇灌与技术的打磨,我想一直与社会工作为伴。
感谢自己作为
一名社会工作者的坚持,
感谢一路上大家的陪伴!
来源:晋江民政
审核:夏晋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1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