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姓氏谱牒宗族柱的由来
现在很多宗族修宗谱时,往往把宗族中的血缘更亲近的一支宗裔称为“柱”。可是他们却大多不知“柱”之由来。
上古之时,“柱”为图腾崇拜之象征。据传,“柱”的创制者,为神农之子柱。神农炎帝,其本义原为氏族、部落首领之称,现在我们所称之炎帝往往专指神农。神农之子柱,承袭氏族首领,因而也称“炎帝”,其后加上姓氏(或名字)即为“炎帝柱”。古代氏族首领往往以木柱竖立于氏族会议名集地,标志权力与权力中心地,便表示权力中心。而氏族首领则依木而居,以保护木柱。因而居于木柱之下则称为“柱”。神农之子为氏族首领,居于木柱之下,便以“柱”为姓氏。因此一柱也往往为一族、一部落。
“柱”字的意义,也来源于“主”字,“主”字原意为火烛,像烛火矗立。柱字表示用火于柱上端燃火照明,以祭上天。中国古代还以木柱代表已死之君王诸侯,称为“神主”,后来逐渐演变,由木柱衍作小小的木牌——神主牌。
“柱”还有另外一种意义,称为望表、华表。望表是祭祀时所立之大木柱,代表神祇,立于地上,让人们观察。华表是从望表而来,柱头上雕刻有氏族图腾及饰纹,后来华表成为京都宫殿大门前树立的标志性建筑物。天安门前的华表即是此例。
现在宗族修宗谱时,将一支宗裔称为一柱,基本以其本义“氏族”“部落”衍化而来。可见闽南话中所表示的意义,既表示其出处,也体现其历史渊源之古老。
(作者单位:晋江市方志办)
(来源:晋江史志.2)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