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新闻池店乡村变新城村民变市民a
池店:乡村变新城村民变市民
宽敞的柏油大道、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带着孩子玩耍的居民……近日,记者来到池店镇桥南片区锦洲瑞苑小区,干净整洁美观大方的小区环境让人觉得格外温馨。在小区3栋楼下的老人活动中心,十几名老人已在此悠然地摆起“长城”。
“很不错啊,到晚年能有这样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房子,已经很知足了。”和老伙伴们打着麻将的苏老伯说,他今年70多岁了,相比过去居住的环境,小区的生活安静舒适多了。“以前住的地方叫大洲新村,虽然叫新村,但房子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砖瓦房,很破旧,一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家里还在下。”苏老伯回忆说,除了房子漏雨,雨大一点的话村里还会淹大水,而且,以前村里的路都很窄,小车多了,开进去很难再掉头出来,不像现在小区内外的路都那么宽敞,再大的车子多来几十部也能停。
锦洲瑞苑老人联合会负责人林芳洲介绍,刚搬入锦洲瑞苑的时候,周边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得到泉州去,买东西不方便,连公交车都没有。这几年,小区附近先后有了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本月9日,池店卫生院桥南分院也正式开诊,看病更方便了!居住环境的转变只是其中一部分,林芳洲骄傲地说,自从住进小区后,办“普渡”的就渐渐少了,现在更完全没有了。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小区陆续建起了图书阅览室、象棋室、南音社、乒乓球室和棋牌室,每一处都是消遣好去处,而这些文娱活动的开展,也渐渐杜绝了以前村民因喝酒而滋生打架的现象,现在谁家有难大家都逗阵来帮忙。
近年来,池店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自桥南片区之后,城北、池店南、南迎宾、滨江、桥南、梅岭、紫帽等七大片区、组团密集落地池店,总征地面积1.3万亩,拆迁面积万平方米,年安排城建项目43个,年度计划投资84.82亿元,已完成投资57.0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7.3%。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池店镇根据“沿溪向湾同城”的发展定位,在着力引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优质项目,巩固提升支柱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引进商贸、服务、房地产、楼宇经济等高价值、高品位、前景好的第三产业,逐渐将业态转变为以商业、办公、居住为主。通过大范围改造、大力度建设、大面积更新,池店城镇面貌正在发生蜕变,泉晋同城核心区正在加快形成。
随着城市化、同城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池店正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将区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强化与泉州、晋江市区的无缝对接,努力打造泉州核心区,抢占泉州环湾同城制高点。
关键词:城市走廊
池店镇是泉州市区、晋江市区、泉州经济开发区的结合部,是泉州、晋江的形象窗口、城市走廊,是晋江对接泉厦的区位要地。池店将发挥区域优势,主动融入“沿江、面溪、环湾、同城”的城市发展大格局,全面推动城市化、同城化进程,打造成为泉晋同城核心区,建设成现代化滨江园林工贸强镇。(记者_罗丽萍)
。。。。。。。。。。。。。。。。
罗山:新晋江人买房落户更便捷了
日前,晋江罗山街道苏前社区居民陈兴富来到社区居委会,准备申请家用电表。陈兴富老家在四川绵阳,来晋江工作15年了,现在担任苏前社区巡逻队队长,如今他在晋江买了房,一家四口落了户,是名副其实的“新晋江人”。
年,陈兴富的大儿子上了中学,因为户口不在晋江,将来高考必须回老家———可老家早就没人了。从那时开始,陈兴富四处打听怎样才能在晋江落户,可当时,陈兴富并不符合在晋江落户的条件。近年来,晋江市不断放宽户籍政策,陈兴富终于在年顺利地将四川老家的户口迁移到了晋江,户口本上的常住人口居住地址变成现在的罗山街道苏前社区。
和陈兴富的经历相似,江西的谢先生年买了艾派的单身公寓,本想在罗山落户,却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迟迟无法解决。去年,谢先生也顺利给自己和妻子在罗山街道缺塘社区落了户。
作为晋江新的行政中心区,近年来,罗山街道兴建了多个小区,华泰、兰峰、世界城、艾派及多个安置小区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凡是购买了房子就应该给予入户,不过新建小区归属管理没有明确,基层社区在接收外来人员入户时存在操作上的尴尬处境。”罗山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罗山街道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解决思路,对新建小区户籍管理归属进行了梳理、明确,如艾派落户在缺塘社区、百宏雅苑落户在福埔等,解决外来人员购房落户难的问题。
记者从罗山派出所了解到,目前在华泰社区落户的外来人员达到户、人,而罗山街道一些新的安置小区,也不断有外来人员在此落户。
近年来,罗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结合市新行政中心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二产”转“三产”的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期,注重优化二产、壮大三产,紧抓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科技、网络、信息、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态和酒店业,做大SM商圈和汽车交易市场,促进三产跃升,同时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食品产业走差异化发展和技术改造的道路,帮助企业创新突破。
今年年初以来,罗山街道重点发展以区域总部经济、商业综合体、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通过“突出一圈、发展一环、提升一片、拓展一区”,促进了三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商贸的繁荣。街道首先在“突出一圈”上下了苦功,全力打造晋江一流的城市中心商业旗舰,促进了SM商贸圈的繁荣发展;其次是“发展一环”,加快以世纪大道、十三号路、和平南路、福兴路形成一环的产业带业态规划,打造罗山新的城市繁荣带;第三是“提升一片”,促进市行政中心核心区罗裳片区改造,使之成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行政办公区、宜居生活区、繁华商业区;第四是“拓展一区”,加快实施市工业园区拓区规划,全力推进苏内、梧垵、樟井、后林片区“三创园”、食品工业园、光电信息产业园的建设。
关键词:买房落户
作为晋江新的行政中心区,罗山街道新建小区、安置区较多,为了解决外来人员买房落户问题,罗山街道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解决思路,对新建小区户籍管理归属进行了梳理、明确。(记者_罗丽萍)
。。。。。。。。。。。。。。。。。。
内坑:动车家门口过公交开到村里来
动车家门口飞驰而过,前往深圳、上海、南昌、武汉等城市不必舟车劳顿;公交车村头穿梭往来,往返晋江市区说走就走……曾经作为革命老区的内坑,如今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铁时代的来临,内坑“道口经济”风生水起。
今年60多岁的曾荣进是土生土长的内坑人,现在,他一家住在内坑旧街改造二期的新套房里,享受天伦之乐。“这几年感受最大的就是交通方便了,城镇日新月异。”在老曾看来,是动车的开通,才使内坑这个晋江偏远小镇驶上发展快车道。
老曾见证了内坑这几年的变化。年4月,福厦高铁正式投入运营,结束了晋江没有火车的历史,内坑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当年7月,内坑区域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掀开了内坑建设发展大跨越的新篇章。
经济要发展,道路要先行。借助高铁的开通,内坑镇以完善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建设为抓手,致力发展“道口经济”,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内坑。高铁开通后,内坑拓改提升双龙路、北环路和东环路,还新建站前大道、通货大道、物流园大道,镇区工业区道路也在完善提升……
“道路建设为内坑的跨越发展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内坑镇党委书记连建筑说,现在除了有高铁、绕城高速,内坑镇区至泉州、南安、安海等都很便利,未来内坑的道路建设将会越来越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内坑区域发展后劲。连建筑说,今年,内坑将着力抓好品牌工业城、站前商贸区、镇区中心区、旧街改造区等五大区域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深挖“道口经济”的优势,助推内坑城镇建设发展大跨越。
目前,内坑镇重点项目的建设均顺利稳妥推进,除了恒安智能化生产基地外,晋江陆地港二期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建设中。据了解,二期项目中包括物流1号楼、通用厂房、国际快件中心等主要的建筑已经封顶,接下来还将启动二期项目中的冻库、冷链仓库等子项目的主体建筑建设。
而在普洛斯物流园建设方面,物流园内4个大仓库的主体建设进展顺利,其中1号和4号库预计10月份就可以交付给相关物流企业使用。
随着内坑系列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转型,内坑的城乡面貌发生了跨越式变化。一个经济繁荣、民生发展、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晋江门户新城”,正在昔日的革命老区迅速崛起。
关键词:道口经济
“道口经济”就是依托这些道口的优越交通条件而兴起的经济区域,其既能为高速公路、铁路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又吸引周边地区人口、物流。高铁时代来临,朝着打造“晋江门户新城、物流集散中心、新兴产业基地”蓝图,“道口经济”崛起所带来的优势,让内坑的经济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记者_胡志法)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