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美食地图开始导航这些深沪美食你吃过
体验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品尝美食,则是游走在酸甜苦辣咸之间。在浩瀚如烟的中国饮食文化典籍中,滨江古邑晋江,文化沉淀丰富,美食种类繁多,风味多样。
今日起,晋江新闻网将为您绘制“晋江美食地图”,带您穿梭美丽晋江,品尝地道传统的晋江美食,探寻这些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历史文化、制作工艺……
晋江美食地图的第一站深沪镇(上)第一道拳头母在深沪南春庵宫口,有这样一家老店,名叫“焕超水丸店”,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传了整整五代人。这家水丸店,门面不大,前店面后作坊。探身前看,只见在狭小的空间里,切肉、搅拌、揉捏、水煮,工人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店门口更是食客如潮,有街坊老食客,也有从远处慕名赶来的,一副好不热闹的景象。
△顾客络绎不绝
而就在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店,有一道让海内外晋江人都欲罢不能的美食——“拳头母”。这么奇怪的名字,其实还有着一个民间传说。以前,深沪的渔船条件很差,既没有冰柜,也无法保障食品安全。若遇7级以上的台风,渔夫都不敢出海,因此,鱼不是天天都吃得到。没有鱼吃的时候,村民只好吃猪肉,或用猪肉制作成肉丸子。而做肉丸时不能有一丝肉筋,村民便把筋全部挑出来。挑出来的肉筋也不能浪费掉,于是有人奇思妙想,把肉筋和鲜肉搅碎捏成团煮熟。后来有人觉得味道单一,又添入其他辅料,于是取名“筋头母”。因为“筋头母”的闽南语发音近似“拳头母”,不知从何时起,它便改名成为“拳头母”,流传下来。
△工人们正在手工制作中
初次品尝拳头母,还未上桌,心里就揣测,这样的名字,想来外形应该跟“拳头”类似吧,当菜品上桌,果不其然。
拳头母既可以熬汤煮着吃,也可以切成薄片蘸酱吃。虽然是以瘦肉为馅,嚼起来却脆酥细腻,一点儿也不涩,极鲜美,舌尖还能隐约感受到鱼羹味,爽口宜人。一口气吃下三大块,只感觉好满足,好幸福。现在回想恍然大悟,原来当时那稍纵即逝的,温暖而确实的幸福,叫做小确幸。
用料:瘦肉、清粉、蒜头、肥油
做法:1.先用木槌将瘦肉捣成肉泥;
.按一定比例将肉泥和上清粉,佐上切碎的蒜头,加上少许精盐,揉挲均匀成泥状;
3.用手掌攥成拳头拇状,下到大骨汤里煮熟即可食。
第二道马鲛羹深沪临海,当地人就地取材,以善做羹而闻名。蚝仔羹、鲳鱼羹、马鲛羹、牛肉羹等等,名目繁多,合在一起统称“羹路”。其中,马鲛羹是旧时深沪女子出阁前必会做的一道美食,可称为深沪羹路的代表作。
马鲛羹始于何时?据传,由清末民国初期深沪大垵张孚为所创。当时,张氏不仅烹制出马鲛羹、鲳鱼羹等名羹,深沪的美食更是几为其家族所统揽。
△张明听师傅正在搅拌鱼肉
现在深沪的街头巷尾,也随处可见鱼羹摊点。行走在老街青石板的窄巷中,马鲛鱼羹的香味迎面扑来。位于巷边的芋菓鱼羹店里,用大锅熬制的羹汤新鲜出炉,惹人眼馋。从店老板张师傅那得知,马鲛羹的优劣主要在选料上。只有刚上岸的、上好的马鲛鱼,才最受青睐。张师傅一边解释,一边将酱油、鸭蛋清、蒜泥、糯米抽和鱼肉搅拌均匀。盛碗的马加羹,晶莹剔透,撒上葱蒜,绿白相间的格外好看。吃起来也鲜美清香,直叫人回味无穷。
用料:
马鲛鱼、鸭蛋清、蒜泥、糯米抽、番薯粉、湿生粉、酱、醋
做法:1.将马鲛鱼去头去骨,剖腹洗净滤干;
.将马鲛鱼肉两面的肉身,用刀切成长鱼条状,再细切成薄片;
3.加入适量的生抽、鸭蛋清、蒜泥、糯米抽拌匀,冰箱冷藏近半小时;
4.取出备好的马鲛鱼,加番薯粉搅拌均匀;
5.将水烧开后再将火调到中下火,将配好的原料一片片顺着锅沿快速下锅,而后将火调大,待再度沸腾后加入适量的湿生粉与酱醋等调味品匀兑;
6.水烧开后用勺适当搅拌后,即可连汤盛起碗,撒上切碎的葱蒜即可食用。
第三道壶仔饭南方以米饭为主食,北方喜面食。深沪壶仔饭,也算主食,但更是特色的美食小吃。
据说深沪壶仔饭创始人叫张昌枞,原想去学拳,不想却学来厨艺。清末,晋江习武风气颇盛,名拳师蔡玉鸣(罗山邦尾村人,世称“邦尾河”)来深沪开馆授艺。蔡玉鸣多才多艺,精于拳术,擅长料理。彼时,未及弱冠的张昌枞、王谋怣来馆学拳,两人勤奋聪明,颇得赏识。出于对爱徒日后生计所虑,蔡玉鸣平日除授拳术外,还教厨艺,教他俩吸取深沪传统的油饭、卷煎及八宝饭的烹调精髓,经反复调试,终创出壶仔饭这一美味小吃。
“大井头正宗肉粽壶仔饭”从王谋怣(人称“肉粽怣”)开始,已经有百余年,现在已经传到第三代,深受老深沪人的最爱。壶仔饭的原料都是平常可见的,有糯米、虾米、香菇和三层肉这四样。但是米必须是优质糯米,汤头当用猪大骨所炖,蒸具则为陶壶,壶仔饭因此得名。
做法道算是简单,最关键的却是火候。当地人说,要达到“米成粒而透心,粒油腊而不腻,饭含液而不溢”,即饭粒晶莹、汁液滋润,油而不腻、甘润可口,当循“耳听烟水声,大中小火分别燃,浸炒蒸炖跟着走”的环节烹饪。这样做下来,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
刚出锅瞬间那寥寥雾气中参杂着的米饭香,让人恨不得立刻大吃一碗,再来上一碗马鲛鱼羹汤,简直完美。
用料:
糯米、虾米、香菇、三层肉
做法:1.先将米炒熟,将虾米、香菇、三层肉等配料放入罐底;
.蒸锅底加水,炉火加热,待水开后半小时放于陶罐里蒸;
3.蒸熟后盛碗,撒上炒熟的土豆仁、葱花,浇上肉汁,即可食用
第四道润饼菜说到润饼菜,我真的是“未尝其味,先闻其因”。关于它的奇闻趣事非常多,或与时令节气关联,或与历史人物相关,是一道非常具有“故事性”的美食。
传说明朝时期,同安人蔡复一时任云贵湖广军务总督,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非常担心其身体,就把日常菜包裹后给蔡复一食用,补充体能。蔡复一吃后觉得不错,常常一边吃一边批复公文。无独有偶,郑成功的夫人也自制润饼菜,解决郑成功戎马偬倥时的吃饭大事。
流传于晋江乡间的说法则是,润饼菜与清明时节有关。古之寒食节常延至清明,渐渐地,两节合而为一。于是,清明吃寒食渐成定例。而润饼因由面粉皮裹各种凉菜,正可凉吃,合了寒食之俗,由此成为清明之美食。
润饼菜的由来众说纷纭,但食之甘饴则是不争的事实。在人头攒动的深沪菜市场,马路边卖润饼菜的翁氏小吃摊点前挤满了人。老板夫妇俩手脚麻利的包裹着润饼菜,一个接着一个。润饼菜香气扑鼻,裹料丰富,一旁的我也恨不得立刻能大口朵颐。
用料:
葱蒜、豆干、豌豆、胡萝卜、三层肉、蚝仔煎、卷心菜、米粉丝、炒土豆、香菜、面粉
做法:1.先把葱蒜、豆干、豌豆、胡萝卜、三层肉、蚝仔煎等主料分别煮熟;
.依次将主料放入润饼皮上,加入酥油海苔、香菜、白糖、花生末;
3.将润饼皮卷成圆筒状,即可食用。
以上介绍的四道美食,只是深沪美食中的冰山一角。能看到文章这里的你,绝对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吃货。此时的你,说不定已经蠢蠢欲动想去深沪大饱口福。但我得提醒一句,您千万悠着点留点肚子,因为深沪的美食还很多。下一期,我们将介绍那些能够让心情甜到飞起的美食,不见不散哦!
(本网记者_欧阳星陈冰心文图)
参考资料:《晋江小吃》、《深沪美食荟萃》
晋江新闻网精选(戳下方标题)晋江合同教师招聘、“老师,我爱你”微视频征集开始啦!
8岁女孩溺水身亡事发晋江梅岭双沟汇景城小区游泳池实力圈粉!晋江帅小伙林超攀拿下泉州史上首枚奥运奖牌!你发朋友圈的时候会屏蔽吗?晋江人是这样回答的(内附视频)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