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号台风为啥叫ldquo鹦鹉r
太阳公公总算“复工”了!
晋江终于迎来了明媚的好天气可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随着偏南暖湿气流的减弱昨天雨水终于按下了暂停键气温与前日相比明显上升不少
达到了33.3℃
今日晋江的天空特别蓝
感觉天越蓝
这温度就越高呢
今日10时31分
泉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阳光的回归也让气温逐步上升
预计未来三天最高温稳步在30℃以上
大家可以趁着阳光“努力”工作的时间段洗洗晒晒啦
不过
但是
然而
后天或许又有小雨出现
你就说要不要争分夺秒洗洗晒晒吧~
有个事儿要跟大家说——今年2号台风“鹦鹉”要来了!
据中国气象局:菲律宾东部近海热带扰动在昨晚(6月11日)加强为热带低压,今天早上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北偏西约公里的吕宋岛西部。预计,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将于今天中午前后进入南海,随后强度增强,并将于24小时内发展成为今年第2号台风,并将于14日白天在广东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那么
这个2号台风强度如何?
会影响晋江吗?
目前
各方对2号台风“鹦鹉”的强度
大家还有分歧
6月的南海,因为高层和底层风向不一致,台风很难聚拢能量,所以不容易发展。因此,ECMWF、GFS等主流超级计算机模式都认为,“鹦鹉”将终生孱弱,最大的可能性,是以8级热带风暴的强度登陆华南。ECMWF认为,鹦鹉登陆时强度弱范围小,最大可能是8级热带风暴。
但也有个别模式认为,“鹦鹉”并没有那么不堪,有可能加强到12级台风甚至更高强度。因为这一次,南海水温特别高,鹦鹉走过的路上,是29度打底,30度不稀奇;更重要的是,“鹦鹉”北上时,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碰巧同时北上,因此在登陆华南前,“鹦鹉”头顶米、米和米的风向,都可能转为偏东风。这样一来,垂直风切变就变小了。HWRF模式认为,“鹦鹉”登陆前将发展出台风眼,风力可达12级以上。
所以“鹦鹉”到底是去
龙舟水泛滥的珠三角和粤东
还是去干渴的粤西和海南
以及“鹦鹉”到底有多强
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6月11日晚上98W云图动画
不过受到
“鹦鹉”的外围暖湿气流影响
从13日夜间开始
晋江也将出现降水
但由于“鹦鹉”的位置偏西
降水主要以小雨为主
可以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
所以大家别慌
还是先过个快乐的周末吧~
然而
鹦鹉本鸟疑惑不解
为啥我就成了台风了呢?
经没经过本鸟的同意?
那么
接下来的环节
台风为啥叫“台风”?台风的花式命名都谁起的?老话说“风从海上来”,
台风专指从西太平洋上刮来的风。
问题来了:这风为啥叫“台风”呢?
我是老实人
从台湾岛来的风?
我糊你一脸风!
老实人了不起啊其实啊,
曾经只要是风够大,
都可以叫台风,
不管打哪儿来……
气象出版社长、编审大人王存忠
在《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中曰:
台风在古代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改称“台风”,不过那时候是对寒潮大风和其他所有大风的统称……
试想一下:
寒冬腊月,
从西伯利亚刮来一股“台风”…
从typhoon音译过来的?
会英文了不起啊……
“台风”可不是进口词儿,是出口转内销!
“台风”这名字的由来,可比台风圈圈还要绕!
从发音来说,“台风”一词来源于我国南方,有三种说法:1源自广东
广东话“大风”发音[toifung],被外国商人、航海家学了去,之后流传甚广,其中就包括从海路、陆路传到了中国北方,最后进入普通话词汇,成了“台风”。
2源自福建
於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云:「所云台者,乃土人见飓风挟雨四面环至,空中旋舞如筛」。闽南语“风筛”发音接近[fungtai],于是成了“风台”,最后成了“台风”。
3源自台湾
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用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Typhoon“泰丰”来给穿过台湾海峡的大风命名,后来“泰丰”演变成了“台风”。
哪个说法最接近真相?
这个光荣而艰巨的考据任务就交给你啦!
英文Typhoon的由来
在希腊单词里,"Typhon"是风神的名字,"typhon"则是指旋风,台风。这个词在中世纪传入阿拉伯语,又以Tufan的形式随入侵者在11世纪进入印度,最终以touffon和tufan的印度语言形式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年。
再算上中国的广东话"大风",以tuffoon形式最早于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今天的typhoon。
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语言背景的单词,真的是不多呀。
能更绕点儿吗?
说完了“台风”这名字的由来,
再问问你:
每一个台风的千奇百怪的名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敲黑板上课了我们知道,现在,每一个台风的名字是按照命名表来排排坐的。
这个办法始于年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的决定,而从年开始实行。亚太地区的14个WMO成员国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按一定顺序排列成个名字的命名表,循环使用。
14个WTO成员国和地区包括: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及越南。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协商,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那么这名字就永远给了这个犯下滔天大罪的台风,而从命名表上被除名了。之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名称进行增补。
最恶名昭彰
而霸占了名字的台风:
“龙王”(年,替换名“海葵”)
“桑美”(年,替换名“山神”)
“榴莲”(年,替换名“山竹”)
等等
.
.
不过,在这个命名表之前,“给台风取名字”则可以上溯到20世纪早期。
当时,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拿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来给台风命名,就可以公开拿他们开涮。
而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年。一开始只用女人名,不过据说受到了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于是从年开始,用男人名和女人名交替使用。
请将你的名字带入,
来自行体验一下:
今年第某号XXX台风
将于明天傍晚某时在某地登陆,
预计风力……
风太大我不想听……
艾瑞巴蒂
除了台风
时下
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
要重视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尽量不要前往
有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的危险地区哦!
最后再啰嗦一句,
夏天天气多变,
带好伞!遮阳也防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hj/1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