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各乡镇名字的由来,连江人必须收藏
资讯
生活
服务
活动
这是一个有趣的平台
相信你会深深的爱上这里
连江古称温麻,雅称“闽都金凤”。三国时代,孙吴为巩固东南海防,派将弁在连江修造船只,设温麻船屯,温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业三年(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年)从闽县拆出重置温麻县,其年改名连江并沿用至今。
每一个命名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凤城镇——因城址地形象凤,故名凤城。
敖江镇——敖江整条河犹如一条大鳌鱼,故称鳌江,后演化为敖江,因乡域处于敖江北岸,取敖江为镇名。
琯头镇——琯头又称琯江,境内古时设馆,故谐音称“琯头”。
东湖镇——隋开皇十九年(年),邑义士林峣为解决城北平原缺水问题,献出私田亩挖湖纳九溪水灌溉1.2万亩田地,自此始有东湖之名。
丹阳镇——相传多前,村中有一片丹枫林。入秋,枫叶转红,景色十分壮丽,另有一祠堂称祖宫祠,匾额曰“凤舞丹山”,后人改为“丹凤朝阳”,简称“丹阳”。
长龙镇——曾名嘉贤里、嘉贤上里。相传古时曾有一条长龙在此停留而得名。
东岱镇——历史上曾名三沙镇、东澳镇。
浦口镇——曾名窑江。
筱埕镇——筱埕古称小亭,又称小埕,隋称江亭,清称小亭。
晓澳镇——原名筱江境,因地处澳口,面临东海,晨曦普照,故改称“晓澳”。
坑园镇——相传清初乡民掘砂砾地造园而成坑,故名。
马鼻镇——因镇东海边一叠岩石形似马鼻而得名。
官坂镇——据传,明万历年间瘟疫肆虐,村民从坑里官仓坂迁移至现址,改名官坂。
透堡镇——明嘉靖四十年(年)筑堡,因处透岭西麓,故名。
黄岐镇——黄岐古名黄崎,又称凤岐。
苔菉镇——位于县境东北黄岐半岛末端,镇政府驻地苔菉村。
蓼沿乡——因古时蓼沿溪两岸蓼草丛生而得名。
潘渡乡——传说元至正十九年(年),村中桥断,郡绅潘昉捐资建桥供渡,故名。
下宫乡——原名厦宫。
安凯乡——原叫安海乡,为避免与晋江市安海重名,于年改称安凯。
小沧乡——位于县境西部,与罗源、古田县及晋安区日溪镇交界。乡政府驻地利洋。
江南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与敖江、凤城两镇隔江相望,乡政府驻地江南。马祖乡(待祖国统一)——马祖乡包括马祖列岛的南竿、北竿、高登等岛和东涌、西涌岛。
·连江金凤网·
专为连江人量身打造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网址:lovelian.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hj/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