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外训周玲赴晋江进行经济社会发展
年12月8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了宜都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宜都市党政干部赴晋江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培训。此次学习考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采取了现场教学和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聆听了晋江市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许明月主讲的《晋江经济社会发展与晋江经验解读》、高级讲师冯涛主讲的《晋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与典型经验介绍》、讲师王海静讲授的《晋江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启示》、讲师洪荣福讲授的《晋江产业转型提升的实践与启示》等课程,实地参观考察了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洪山文化创意园(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五店市传统街区(城镇项目)、安踏集团、金井小城镇建设、七匹狼公司、围头村、创意创业创新园(三创园)、员工之家、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中心等,听取了当地镇村干部如何做好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介绍,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晋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当地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优势与特点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和台湾岛三角区域的中间位置,具有独特区位、侨台、经济和人文优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一衣带水,距金门仅5.2海里。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公里;晋江是历史名城。晋江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现辖6个街道、13个镇、个行政村(社区)。本地人口万,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万左右,常住人口.5万左右。“十户人家九户侨”是晋江最富特色的人文现象,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多万人,素有“海内外万晋江人”之称。
晋江市是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常年居于全国百强县(市)第5-7位(年第5位),中小城市市竞争力列全国县级市第8位,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1年被福建省列为中等城市。年GDP.94亿元,财政总收入.79亿元,增长13.5%,其中本级收入97.01亿元,增长19.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2%。“晋江模式”、“晋江经验”闻名遐迩。一是晋江板块,截至目前,全市上市企业达43家,募集股市资金约亿元人民币,市值约亿元人民币。上市企业数排在全国各县(市、区)首位,形成证券市场的“晋江板块”。二是品牌之都,全市企业累计拥有件“国字号”产品品牌、件(项)省级产品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97项、“中国驰名商标”24枚、“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项、有25万多家品牌专营店遍布全国各地。2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7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三是产业基地,国字号产业区域品牌14项,在9年第三届中国品牌节上,荣获“品牌城市特别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先后荣获“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伞都”、“中国陶瓷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包装印刷基地”等称誉。
晋江区位特殊,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出晋江人这个群体独特的精神气质——“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改革开放前夕,他们就悄悄试水市场经济。在人家还在为扩大生产、扩大销售而奔忙时,他们就敢于花重金,买设备、投广告、打品牌,从而抢占了市场的话语权和制高点;当别人还在为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而发愁时,他们已经大胆进行企业改制、挂牌上市、资本运作。晋江人团结,能互相维护、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晋江之所以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点,之所以能把慈善基金做到10亿多元,就是团结的效应。因此,晋江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县域特色发展道路,广大干部群众展现出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晋江人这些精神特质,概括起来,就是思想比较解放、观念相对超前,就是有一种创造的活力、发展的激情。
二、印象与感受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发展为本,明确方向。晋江市坚持发展为本,明确发展方向。晋江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幸福晋江”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的基本策略,全力推进产业、城市、生态、民生“四大工程”,努力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力争到年,GDP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增长1.5倍,让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优美、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晋江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机遇,咬定发展不动摇,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不管在顺利还是在困难的情况下,不论是在宏观环境比较宽松还是在比较偏紧的情况下,都始终坚持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正因为这样,使得晋江现代化建设得到健康的发展。
2、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晋江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借助沿海区位优势,弘扬爱拼敢赢的人文特质,敢为人先,抢抓机遇,努力发展。80年代初,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抓住了港澳台进军大陆的机遇,筑巢引凤,采取“三来一补”,以灵活手段,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吸引大量外资;晋江人敢于抢占先机,敢于花重金,买设备、投广告、打品牌,从而抢占了市场的话语权和制高点;当别人还在为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而发愁时,他们已经大胆进行企业改制、挂牌上市、资本运作,促进民营经济的跳越式发展,从而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3、政企互动,合力创业。晋江市委政府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有效服务和引导了企业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企业的推动和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是晋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特点。政府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应对困难,应对危机,转型升级;企业推动政府提高服务质量,政企良性互动。在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关键时刻,晋江党委政府都能提出一个有眼光、有指导意义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初,晋江政府实行“保护”战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府与企业界联手,倡导“质量”战略;上世纪90年代末,又适时推出“品牌”战略;新世纪以来,面对家族企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晋江党委政府借鉴恒安率先上市、管理变革的经验,推出“上市”战略和“精益管理”战略。近期,顺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民心民意,晋江党委政府又提出“服务业超越”战略和“城建提速”战略。这一系列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晋江县域经济的发展。
4、依靠科技,品牌立市。晋江坚持依靠科技,实施品牌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品牌效应更加突出。晋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年、年和2年实施了“质量立市”、“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战略,积极引导企业贯标认证、争创名牌,推进自主技术、自有品牌的“两自”型企业发展。先后制订质量振兴纲要实施计划、品牌发展规划及若干优惠政策,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品牌的企业进行重奖,对企业开展专业认证、提升管理水平进行阶段性的扶持。近几年共拨出1.01亿元,重奖技术创新及名牌培育成效显著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创牌热情十分浓厚,已逐步形成了品牌企业梯队,实现了企业品牌与产业品牌与城市品牌的逐级带动、互动共赢,品牌数量居全国县(市)前列。晋江现有“国字号”企业品牌项,其中中国驰名商标96枚,中国名牌产品24项;并拥有中国鞋都、世界茄克之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等14项区域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件,国家免检产品76项,区域品牌13项;5个品牌入选亚洲强,10个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强,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家。晋江.出台建设创新型晋江的决定,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科技工作,实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
三、经验与启示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我们看到了晋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1、突出发展,以“爱拼”、“会赢”壮实力、走前列。“发展才是硬道理。”晋江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定开放、与时俱进的理念的理念,用开放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和战略思维选准带动全局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融县域经济与世界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于一体。兼顾局部和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保持协调、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爱拼才会赢》是晋江人最爱唱的一首歌,这首简朴的闽南民歌蕴涵着如何才能发展的深刻道理——“爱拼”就是敢于发展,“会赢”就是善于发展。晋江人民正是因为敢于发展、敢为人先,善于发展,敢于拼搏,将爱拼会赢寓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之中,才始终保持着加快发展、不断超越的强劲态势,在跨越发展中夯实基础、做大总量、壮大实力,在科学发展中加快转变、强化素质、增添活力,始终走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
2、突出特色,以本地优势拓空间、促发展。立足本地实际,坚持怎么符合实际就怎么干;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晋江经验的精髓所在。改革开放初期,晋江克服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等不利条件,利用侨乡有利因素,集资兴办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进入新世纪后,晋江市面对各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热潮和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冷静思考、科学选择,立足本地已经形成的传统优势产业,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之路,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晋江的发展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发展定位,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3、突出创新,以自主创新增优势、促转变。创新是“晋江经验”的活力之源。纵观晋江的发展历程,创新无所不在,创新无时不有。从民营经济的激情迸发,到品牌运作的破局突围,再到产业提升的未来引领,可以清晰地把握晋江“创业—创造—创新”的活力脉动。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创新干劲,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市场风险、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素质。要借鉴晋江发展模式。学习晋江把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放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但不是就民营经济抓民营经济,而是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抓产业聚集,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此带动全市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使市场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4、突出“一体化”,以统筹发展联城乡、缩差距。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晋江广大干部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到新水平的基础上,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五个统筹”形成的共识。按照“全市统筹、全市一城”的思路,晋江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晋江经验启示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建设、一体管理、一体服务,从而整体提升支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载体功能和承载能力。
5、突出民生,以亲民惠民聚民心、促和谐。晋江从当年顺应百姓致富愿望,鼓励支持全民创业,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到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建立外来人员同城共享机制,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构建和谐幸福家园,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只要有利于人民创业致富的事情,就大胆支持和鼓励,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晋江经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始终,坚持把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hj/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