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二孩妈妈
本文作者王世三,是我认识了14年的挚友,曾经一个部门里的同事,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多年前我们又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为了孩子,义无反顾的回归了家庭。
我们的生活境遇相似,但人设却不同。她性格乐观,为人宽容,神经大条,是那种即便面对最不堪的生活时,也能以最良好的心态爱自己、爱孩子,甚至与两个孩子一起出行时照样惊艳、抢镜。
我曾经不解,一再和她约稿,希望有机会把她的经验和理论“公之于众”,教我们如何与“崩溃、邋遢、永远疲于奔命的妈妈形象”sayGoodbye!
如今,她又找到人生中的属于自己的价值——第一本小说《身体遇见爱》正式上线。我想没有人比我更能体会她那种在家庭琐事之外的价值得到认可时,那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
在年的初始,在她迎来自己36岁生日之际,我希望借由自己的平台向她表示最为由衷的祝贺和祝福。
也希望所有人到中年的女性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在外界赋予我们的价值之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曾经,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家庭主妇。
那年大学即将毕业,整个寝室都笼罩在一种分别在即的淡淡忧伤,和对未来的迷茫忐忑之中。寝室夜谈,大家谈到了未来的理想。我开着玩笑,做家庭主妇就挺好,不上班,有人养,打扫个房间,带着孩子玩,多美好,多惬意!
十年以后,一语成谶!
可不同的是,不是一个孩子,是两个!
青年,梦想还一定要有的,一旦实现了呢!
上帝会帮你实现的,好让你知道自己当年多么的愚蠢幼稚!
一套房子,两个孩子,一个不在本地工作的男人,……嗯,这生活,真是好极了!
早上,如竞技赛场一般。
在我的嘶吼中,孩子们终于完成了难度系数7.5的起床,5.0的刷牙洗脸,6.5的穿衣和穿错了脱下来重穿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中间还要穿插两位选手莫名其妙的资源争夺……
开车送孩子们上学,老大为节约时间,在车上吃早餐。
每天清晨,一个手握方向盘送俩娃上学的老女人,固定的画风是这样的:
“快点!把煎鸡蛋先吃了,一会凉了!”
“你吃自己的,别抢姐姐的!”
“姐姐你倒是快点吃啊,一会妹妹又要吃你的了!”
“你们接着盒子吃,别掉渣!”
“姐姐,你喝点牛奶,你都不长个了!”
“妹妹,你把姐姐的坚果放下!”
“……”
孩子们总算送到了,我嗓子几近嘶哑……
送完孩子的我,瞬间美伢(蜡笔小新妈妈)附体,阳光是明媚的,微风是和煦的,脚步是轻盈的,人儿是美丽的……嗯?早上都没来得及洗脸!走吧,美人儿,宅家里浪吧!
整理床铺、洗衣服、清理玩具,吸拖地面……一抬头,中午了?
简单吃午饭,午休自然最惬意,看书淫笑,充足电,准备晚饭,三点半,出门,接孩子!
傍晚,孩子陆续接到了,我又开始陷于各种纠结:陪老二在户外玩还是陪老大回家写作业?给老二讲故事还是给老大讲题?怎样才能让老大多吃饭,同时劝阻老二的暴饮暴食?
人生,处处都是选择!
人生,从小就逼着我们做取舍……
洗漱是一天中最后一关,孩子们终于可以去睡觉了!
大姐累坏了,经常倒头就睡。
老二很不羁,她总爱穿着睡裙,光着脚丫子一遍一遍从卧室跑出来,要喝水,要尿尿,要找一个陪睡的玩具,要看看窗外……各种理由的折腾直至我的耐心耗尽。
9点半,我的世界清净了!
晚睡对身体不好,可越来越多的人就是不肯睡。
只有在夜晚,才得以喘息,才放下“做妈妈”的束缚,才能收获这几个小时的“自由”。
在目前中国有个可怕又普遍的现状,从孩子一出生,那个曾经也是小仙女的女孩,立刻就要转换成“好妈妈模式”。
不喊累,不能哭,不敢病!
我们被世俗和家庭责任裹挟着,我们唯一的身份只是“妈妈”,而不是“女人”!
大多数妈妈一定都有那样的时刻,在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的日子里,在半夜醒来屋子冰冷、孩子哭闹的夜晚里,在面对着自己那么那么多力不从心只能悄悄留下的眼泪里,在看着漆黑窗外一层一层把你淹没的绝望里,我们看到了生活最真实而残酷的样子。
如果有姑娘能嫁给爱情,我给她最诚挚的祝福,然后,希望她能有个孩子,最好两个,你就发现,爱情在鸡毛零碎中,屁都不顶!
“为母则刚”,“一女毁三代”,“每个妈妈都是这样的,怎么就你事这么多?”……还有多少句子和社会准则绑架着妈妈们,为孩子付出一切,不就是你们当妈应该做的吗?
我就这样,连滚带爬、匍匐在地,挺过了孩子最小最灰暗的那几年,我为自己骄傲!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我妈跳出来劝我去工作,我明白的,她担心我。
一个家庭主妇,付出多少的辛苦,都不值得被纪念!
我辞职那年很犹豫,一个好朋友和我说,她的妈妈没有工作,没完没了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长大千万不要和妈妈一样。
我都不忍心打听细节,轻轻一句,都是心酸。
两年前的一个午后,我在家里清理布艺餐椅,上面被孩子吃饭弄得油迹斑斑。当我清理到第四个椅子的时候,突然抬头仰望未来,未来,依然是没完没了的家务,没完没了的照顾孩子,没完没了的蓬头垢面和琐碎鸡毛……
而更让人绝望的是,如果有一天,女儿们问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为什么要上大学?难道就为了和妈妈一样,在家里照顾孩子,收拾屋子,洗衣洗碗,买菜做饭?
想想都从脊背冒出冷汗,我把抹布狠狠一扔:我不要这样的人生!
记得董卿曾说,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去做个什么样的人。
我扒拉开屎尿屁,开始思考属于我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件事。
有的妈妈厨艺精湛,有的妈妈烘焙达人,有的妈妈擅长绘画,不仅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渗透着美育。
(朋友钱璟在照顾孩子之余,为孩子们画的作品,一直希望和她合作,我讲故事,她来画,希望早日实现呢)
而我,想继续做学生时代最爱做的事情——讲故事!
说干就干,我开始练习写小说。看过一些网络小说,我觉得这也没什么难度,好多网络内容无聊、情节拖沓、用词粗鄙都有那么多人看呢,初期的我对自己莫名的自信。
青年,梦想还一定要有的,一旦实现了呢!
不过这次不用上帝来帮,我刚写2、3万字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愚蠢幼稚!
把脑子里的故事,系统、优美、具有代入感的变成文字,落在纸面上,哪有那么容易?当时给一个久混网络小说的姐妹看了手稿,被批到体无完肤,更要命的是,我认为她说的都是对的。
我严重怀疑自己,几个月都写不了一个字。
那时老大刚念小学一年级,她一个没有上过学前班,没有提前系统学习汉字和数学的小孩,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她性子很慢,学得也很慢,记得也慢,甚至连翻页都慢,可她就是默默的练习,从来没有说过太累了,不想学。
我觉得,自己连孩子都不如。
这真是个难以置信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很多资源都能在网上获取。
我参加写作网课,结交有共同有写作爱好的朋友,研读虚拟文学写作教程以及一些知名作家、编剧的视频课程。
除了思路和方法,也有特别收益!
严歌苓在她的讲座上说过:每个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家,都有一箱子至少几十万字废稿。还有我很喜欢的丁墨,有一次她在视频营销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