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晋江经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城枕三峰百堞开,苍溪数曲绕楼台。”明代晋江诗人黄克缵的这首《咏晋江》,描绘了千年古城晋江的秀美风貌。当代的晋江,更是一颗镶嵌在闽南大地的璀璨明珠。今天,我们汇聚一堂,举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围绕“深入践行‘晋江经验’,聚焦实业、专注主业,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晋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兵、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土,孕育了十分宝贵的“晋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于六年内七次深入晋江调研,并于年系统总结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的概括总结为我们学习和践行“晋江经验”提供了根本遵循。“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守实业,咬住发展实体经济不放松,持续推动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之后首次调研、考察徐工集团时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认真学习、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指示极为重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指示,要做到行动上的自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深化对实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社会生产首先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在物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服务产品的生产,逐步衍生出虚拟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虚拟经济将无所依托,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无以构建,国民经济发展将无从谈起,甚至连人类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实体经济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决定因素。回顾大国兴衰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依托实体经济的强大,传统大国的衰落往往伴随着实体经济竞争力的下降。英国替代西班牙、美国替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皆是如此。从年到年,美国工业生产从世界第四跃居第一,增长了六倍。年,美国工业产品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目前,虽然美国的虚拟经济比较发达,但其实体经济依然十分强大。美国制造业劳均增加值是中国的7倍,考虑到美国制造业的结构优势和技术优势,美国制造业的强大绝非仅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和总量所能衡量的。实体经济是一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基本支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发展总会遇到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能否抵御风险,实现持续发展,决定于其实体经济的强弱。日本为什么会有“失去的二十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产业“空心化”。数据显示,-年,在日本企业获得的万亿日元融资中,64%投向了金融产业。与之相反,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岿然不动”,就是因为德国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在德国的经济结构中始终占有主体地位。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德国工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高于美日英三国。尽管德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在提高,但德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和管理。其比重的提高,反映的是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制造业服务化,而不是虚拟部门的过度膨胀。正是因为各国都看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和政策来推动制造业的回归和振兴。今年上半年,德国制定了《国家工业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白皮书》,美国发布了《未来工业发展规划》。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促进制造业回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指示,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和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雄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继续推动工业化,使实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在年、年、年分别超过德国、日本和美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选择,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着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56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6倍。年,按现价美元计算,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9%,占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0%。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也加快了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速5.1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报酬的提高是一种必然趋势,加之人口老龄化,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势头较快。-年,我国人均GDP增长约60%,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却增长了约80%,高出20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用地供给趋紧,土地价格较快上涨。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年我国新增工矿仓储用地12.28万公顷,比年减少8.07万公顷。年第四季度,我国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工业平均地价达到每亩55.6万元,比年同期上涨24%。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经过几十年来高强度的开发,我国资源环境已不堪重负。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资源环境领域问题也愈发
上一篇文章: 超期待晋江将多一条滨海慢道串联8个沿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1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