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建保护背后的社会力量
春节期间,在即将完成修复的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老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条具有民国风格的百年老街曾经迷人的“旧姿”。“我们按照‘以修代租’的方式,即以租金代替维修金,对老街多间已经残破的店面进行修复,屋主积极性极高,而且今后他们还可以从店租收益中分红。”五里街镇党委副书记叶锦德介绍。五里街是我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老街所在的西安村是我省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我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等古建的保护力度,包括五里街在内的一大批古建得以修复,成为当地的旅游网红点、流量主,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双赢。这背后既有政府的引导,更有社会的积极参与。“引力”——推动更多民间人士参与古建保护静轩7号位于宁德屏南龙潭西溪上游右巷口山上,地处龙潭村海拔最高处,可俯瞰龙潭村全貌。面积约平方,典型的明清土木建筑。主人胡文亮90后,来自江西。说起与静轩的结缘,胡文亮特别感谢“传统村落海峡租养平台”。“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少儿艺术教育,经过四年的发展就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地方,打造艺术教育品牌总部孵化基地。”对艺术有着特殊感情的胡文亮就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胡文亮从“传统村落海峡租养平台”看中这里,“一眼就看上”。传统村落海峡租养平台是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发建设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平台,于年1月正式上线运行。租养,即将传统村落里闲置的老房子,通过互联网平台集中推向社会,由自然人租养。租养人“轻租重修、以用为养”,为村落延续老传统注入新生命。平台囊括宣传、搜索、展示、认养指南、周边、数据库六大功能板块,是福建传统村落认养和活化工作的展示窗口。“公众可通过平台租养老房子,成为新村民,最大程度地发挥传统村落的空间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推动传统村落的振兴。”省住建厅风貌办负责人介绍,租养平台不仅是已经完成修缮的村落建筑档案馆,更是推动民众参与古建保护的一个载体。截至目前,平台上线了福建6市34个传统村落栋传统建筑。村落包括山居、水居、溪居、林居、海居、温泉居、世遗居等,涉及客家土楼、沿海石头厝、闽南红砖古厝等不同建筑风格类型。除了租养平台,为提高传统村落的社会影响力,年,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与腾讯公益合作,邀请宋茜作为传统村落守护大使推动“传统村落守护计划”。“该计划以福建曲江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代表,举行公益捐助活动,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积极反馈。”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而在泉州德化国宝乡则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对福美堂等传统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泉州西街百年老宅洲紫新筑引入吴达新主理。“资力”—有钱更有情怀在泉州古城核心区中山路、西街的街巷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连日来一派火热,施工人员丝毫不受“返乡潮”影响,正在加紧对该片范围内的29条街巷的道路、立面等进行改造提升。“古城片区是泉州市‘申遗’和‘城市双修’国家试点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正以古城片区为突破口,分区域分类分批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泉州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推进中,施工企业不惜时间和人工成本,创新“六微六保”工作法,确保项目能做出“原滋原味”,“单单工人成本就要比原来的预算增加32%”。事实上,在我省古建保护中,像这样有情怀的企业还很多。红砖白墙交错、老榕树枝干横生、青石板街道相通、古井汨汨……走进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仿若走进福州的近现代史,一栋建筑就是一段长长的故事,在向每一位游客娓娓道来。“没想到几年时间没见,烟台山又重新‘回来了’。在这里,我们又可以找到曾经的‘乡愁’和故事。”曾经在烟台山生活过的原住民们高兴地说。烟台山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南江滨,地处福州古城南端,曾是福建省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汇聚了17国领事馆、33家洋行、8座教堂、3医院、11所教会学校,俨然是福州版的“万国建筑博物馆”。“在这里,不管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还是曾在福州成长生活过的异乡人、外国人,甚至与福州没有过联结的旅人游客,穿行在烟台山上,都会有特别的感觉——仿佛走进他们父辈的生活。”福州市住建局负责人说,然而,在时间的流逝中,因风侵雨袭,烟台山老建筑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保护这片属于许多人的古老记忆?年,福州市将烟台山保护提上议事日程,着手谋划生成烟台山历史风貌保护项目。最终,由万科拍下。怎么保护,如何修缮,怎样开发利用?对于万科可以商业最大化——即重商业开发、轻修缮保护和古建复原。但万科最终选择的是最大程度的保存风貌,并邀请了当地民间专家“福州老建筑百科”创办人林轶南博士作为顾问。同时,在修缮中,在对破损的古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尽可能按照“修旧如旧”复原古建,努力实现“保存风貌、传承风骨、再造风尚”,增加投入成本2.5亿元参与修复2处省级文保单位、25处文物登记点、18处历史建筑。正是这种“有钱不任性”的修缮理念下,烟台山重新被唤醒。“智力”—以专业优势提升古建保护水平北墘村,地处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的东南方,古称“八乾”。始建于南宋,迄今余年。村内山环水抱,岭峻地远。莒溪穿村而过,随山流转,汇入黛溪。该村不仅是中国传统村落,酿曲制酒历史更是悠久,家家户户至今都保留着祖传的酿酒配方和工艺。逢年过节,就有客商驱车前来,专程采买北墘老酒。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中,多年来致力于屏南乡土文化调研和实践的阳光学院,通过VI设计项目助力当地黄酒文化特色小镇的创建,形成了北墘村logo、村口导览墙、主要线路上的导览牌及各景点介绍牌,既为前来旅游的游客群指引清晰的游览方向,也助力乡村“古早味”的提升。“得益于阳光学院VI设计项目,代溪北墘正在成为乡村游网红点。”屏南县住建局负责人说。“像阳光学院这样的高校,还有许多规划研究设计院,他们都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不管是从修缮保护还是今后的利用提升,都是重要的智力支撑。”省住建厅风貌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年,泉州晋江市决定以旧城中心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建设。在改建过程中,梅岭组团的五店市片区的拆与留引发争议。彼时,参与晋江旧城改建的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了保留一块老区的想法,得到了晋江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如今,五店市街区内完好的保留各类闽南传统民居建筑70余栋,并于年获评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晋江城市的展示窗口。近年来,随着我省历史建筑保护和传统建筑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智囊团”参与其中: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每年都组织百余名师生先后对南平、莆田、平潭三个地市所有镇所在地的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开展普查调研,为福建省历史建筑情况进行摸底;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利用技术优势,与长汀名城管委会研究团队,开展客家传统建筑普查与研究活动,先后编制了《闽西地区传统建筑门楼》《闽西客家传统建筑地域风貌研究》等研究成果,为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与发展,修复名城风貌,复建特殊建筑(县衙、谢公楼、客家书院、客家工坊)等提供依据;中国美院届福建屏南籍学生吴鸿珍返乡创业,成立宁德市千乘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发挥美院优势,在屏南建设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推动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利用。而在泉州古城核心区街巷提升工程项目,更是得到了中规院、苏州园林院、同济大学、福州规划院、泉州规划院等的大力支持,在设计上不怨其烦地进行优化,争取最大限度保留原味。“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更是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愁’。”省住建厅负责人说,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好这些传统特色古建,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更是得到了包括许多民众在内的
上一篇文章: 即将成立就在晋江一起选LOGO 下一篇文章: 无为市全国第二ldquo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1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