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意长篇幻想小说泪国亮相上海书展讲
耕耘在青春幻想小说和成人童话领域多年的作家哥舒意,用15个荡气回肠的血泪故事,18个过目难忘的史诗角色,写出了自己独特的青春幻想小说版图——《泪国》。8月17日下午三点,在上海书展东一馆,作家哥舒意和诗人、评论家木叶,以及《泪国》策划编辑、青年作家王苏辛共同出席了《泪国》新书首发式。
哥舒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现为白熊阅读首席内容官。作品在《收获》《萌芽》《超好看》《坚果小说》《one一个》《悬疑世界》等文学杂志和阅读类app上均有发表,至今为止已出版六部长篇,分别为《恶魔奏鸣曲》《夜之琴女与耶稣之笛》《中国孩子》《沉睡的女儿》《秀哉的夏天》以及《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获得过首届99读书人“世界文学之旅”长篇小说金奖和“新小说家”文学新锐奖。《泪国》是其最新长篇小说。
《泪国》全书共有十五章,所有故事都发生在同一片大陆,——“泪国大陆”。
大陆分为很多个国家。中部的是“镜国”,东方有古国,西方的高原,南方的部落,北方的冰原。在这片大陆上,除了居住着普通的人类外,还有东方的木偶,西方的巨人,南方的黑兽,北方的冰魔。除了国家外,还有“黑女巫”和“白女巫”行会,商会联盟,杀手组织。
每一篇的主角都不尽相同,有的是靠悬赏生活的猎人少女,也有为自己寻找生存意义的机器男孩。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他们的人生会相互交叉,出现在彼此的故事里。是一个大时代背景的断面,十五个故事是十五条支线,合成一条主线,将这个世界的爱与恨,每个人的命运都完整地呈现出来。
哥舒意:作家不能只管自己写得快乐,还要想到读者从自己作品里能得到什么。一个作家,能够在课本上、考卷上出现是非常厉害的,说明作品符合我们国家的语文规范。但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只能出现在这些地方,是有问题的。
哥舒意坦言,一开始写《泪国》,只是想写一个童话,写着写着,突然意识到,这个故事应该由非常多的故事组成。这个小说,很童话,很真实,是个青春性的小说,用很多条线,组成人物命运线。其实它是唱片的结构,因为它是讲人类的历史的。“写的时候,我也会思考,我接下来要写什么。因为有一些作家,是不断写同一个主题,不断挖同一个主题,有母题的。我虽然也有近似的母题,但是我感觉我还是想写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我跟晋江的畅销书作家一起做活动,他之前写言情小说的,情感小说。后来他写的是哪一些呢?救险救火,甚至跟感情没有关系了。我问他,为什么你写的小说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说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想得蛮对的,就是作家不能只管自己写得快乐,而是要想到,读者从自己的作品里面能得到什么。我写这个主题,是感觉它特别契合我。”
木叶:《泪国》里面化用了叠加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意像,这样的好处是,和古代和经典和大师有一种对话,有一种共享。
曾担任初中语文教师的木叶则说,自己想把《泪国》推荐给自己的青少年学生。同时,木叶提到,《泪国》里面化用了叠加了很多古代的古今中外的意像、母题,比如像下棋、镜子、迷宫,比如说铁面人、神喻,有很多的母题。这样的好处是,和古代和经典和大师有一种对话,有一种共享。木叶特别提到,哥舒意在小说中,把兵马俑,改成了“佣”,对于它的身份有所借用,又有当下新的整合。木叶提到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话:“整个宇宙有一种大的精神存在,这个精神是什么呢?就是爱,这个爱怎么样存在呢?他说在宇宙当中不断的波荡,似有似无的存在”。奥登有过一首诗,叫为人间点一束肯定的火焰。阅读《泪国》时,会让人想起这些东西。
王苏辛:哥舒意笔下的情感干净、清澈,对于深陷世俗事务中的成年人,是一种鼓舞。提醒每个人,不管怎么变,都不应失去那个最原本的自己。
王苏辛坦言,哥舒意是那种少见的,不管他目前的思考较之以往多么复杂,也不管对于不同主题的探索多么深入,他都会在作品中贯彻真善美的体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1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