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南岳中学建校50年教职工校友乡贤
南岳中学建校50周年
教职工作品选登难忘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回忆在东石二中的往事
张永灿
难忘在东石二中的教学生涯,难忘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里留下的回忆,一切如在昨天。
记得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晋江县教育局的毕业分配通知函,心情非常激动。在东石塔头刘村刘志超同学的引导下,我从安海骑自行车到东石二中报到。在埕边、高后村后面一片空旷偏僻的地方,我找到了当时的学校——晋江县东石二中,开始了我教学的生涯。黄攸权是我最先认识的学校员工,他向我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当时东石二中作为独立初中校,只有六个班级。初一年有三个班,初二年两个班,初三年只有一个班,全校学生数还不够三百人。有二十多个教师,清一色的男子汉,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大专生,还有几位文革下放到学校一线工作的老前辈。我清晰地记得这些老师的名字:吴炳琳、姚乾隆、张时扬、王文进、陈明波、洪我廉、柯贤福、王宏西、陈伟伦、许自民、周炳伟、施志民、杨长通、周仲南、颜呈阁、蔡清塔、王伟造、黄尤敏、许清渠、刘德衷、王保护、刘跃辉等。
东石二中青年教师合影前排左起:黄攸权、许自民、施志民、刘德衷、王伟造;后排左起;黄尤敏、周仲南、许清渠、张永灿、陈伟伦、王保护年7月,东石二中教职工合影前排左起:柯贤福、王伟造、张天赐、吴炳林、张时扬、姚乾隆、王文进、陈伟伦、施志民;后排左起:洪我廉、许自民、王保护、黄尤敏、刘德衷、刘跃辉、张永灿、蔡清塔、黄攸权那时刚开始架设电源线,有时没有电,我们只能使用煤油灯或蜡烛,在微弱的光亮下备课、改作业。一开始晚上没有什么娱乐,仅有一台收音机,听广播成了我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后来我们为了观看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电视转播,想方设法向朋友借来了一台九寸黑白电视机,然后使用蓄电池,观看当时的比赛实况;看到中国女排又获得了世界冠军,成为世界女排历史上五连冠的队伍,我们欢呼雀跃,我们骄傲自豪!
还记得平时放学后,学校空旷寂静,所以我经常到村子里找人聊天。有时遇到村子里喜庆的节日,我们也会与民同乐。当然,我更喜欢去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东石人很好客,常常盛情款待。由于我的家离学校较远,我基本上住在学校。学生们一大早就到学校寄膳,早读后才吃早餐,充分利用了早上记忆力好的时间。上课八点准时开始,学生中午又在学校寄膳、休息及做作业,老师们就见缝插针,主动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因此东石二中形成了治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在晋江前列。学校规模不大,但知名度却很高。每逢中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改卷,兄弟学校都夸我们东石二中的老师很厉害。
东石二中届毕业生暨老师合影东石二中届毕业生暨老师合影东石二中届毕业生暨老师合影
东石二中届毕业生暨老师合影东石二中届毕业生暨老师合影我大学毕业时只有十八岁,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多,如兄弟般相处和谐快乐。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南岳庙大殿前有一块旧乒乓球球桌,是我们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好场所。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我们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时生活条件差,通讯不发达,书信成为师生联络的唯一手段。通过书信,许多学生回忆昔日美好的时光,汇报各自岗位的成就,分享成功的欢乐,抒发内心的感恩。
届的黄美清同学,年考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来信:“张老师,说真的,我一直很怀念初中时代,在那里师生关系总是那么亲切,特别是老师您那样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现在才知道那是多么可贵,现在只能在回忆中享受那份温馨了。看来,老师您一定跟学生相处得很好的,预祝您这位优秀的班主任能教出更多的才子佳人。”
届学生张曼丽同学在发给我的手机 张永灿老师一家三代人先后有6人从事教育工作,全家累计教龄年。年9月10日,在晋江市人民政府举行的第35个教师节纪念大会上,张永灿老师代表其家族上台从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手中接过泉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师世家”荣誉匾额。
供稿:办公室
排版:李燕妮
核稿:许文曲
审核:董佳毅
审批:蔡俊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1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