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广播电视台FM914侨乡之声7月2
节目预告:锁定晋江广播电视台FM91.4侨乡之声7月21日星期二下午4-5点《相约五里桥》。
主题:传统文化进校园,相关内容: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闽南语经典诗词吟唱、闽台教育交流分享。(典型案例:晋江安海子江中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闽南语诗词吟唱活动。亮点:台南德光中学与晋江子江中学缔结友好学校。)
本期嘉宾:晋江安海子江中学副校长陈红红,子江中学音乐老师及吟唱指导老师柯晓璐,子江中学语文老师及吟唱指导老师蔡金桔,吟唱学生代表吴文臻。主持人:晋江侨乡之声吴娜亚(播音名:路加)。
晋江安海子江中学校园风貌:
本期嘉宾图片:
陈红红
(子江中学副校长)
柯晓璐
(子江中学音乐教师\吟唱指导老师)
蔡金桔
(子江中学语文老师及吟唱指导老师)
吴文臻
(吟唱学生代表)
附:子江中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闽南语诗词吟唱活动之始末
子江中学陈红红
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学者卫建国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诠释、印证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精神、君子人格等,对于匡正社会风气和教化民众有着重要作用。
子江中学坐落在千年文化古镇安海,具有丰厚的闽南文化底蕴。作为闽南民办中学的一面旗帜,拥有着多名学子,是福建省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中校。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在泉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一向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子江中学应邀与台湾的中学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的新举措。为了让闽南文化之风浸漫校园,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性情,培养优良品德,并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亘古传承。
1.年9月29日,子江中学举办首届“迎国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2.年12月3日,台湾台南安平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蔡金安先生莅临我校参观访问,就闽南方言的研究以及闽南语古诗词吟诵等内容举行了交流讲座,并现场用闽南语吟唱唐诗宋词。他独特的曲调,古朴优雅的闽南语,让现场师生陶然乐于其中。黄校长对其推广闽南语文化传承表示肯定,认为对青少年教学闽南语教学和闽南文化传承值得重视。嘉宾们还欣赏了学校荷风艺术团带来的“嗦啰嗹”“数宫灯”“火鼎公婆”节目,展示了闽南文化所蕴涵的民俗风情,说明了学校在闽南文化传承上所作的努力。
3.年12月24日,晋江诗词学会吴松茂会长、安海安平诗社理事会陈志成秘书长、陈秀丽副秘书长、晋江第四小学许华闽校长一行莅临子江中学,和余显华副校长、林宏图副书记、陈红红副校长等校领导亲切座谈,对学校即将开展的校园闽南语诗词吟诵文化活动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4.年1月18日,南安贵峰诗社王赎回会长等到安海西隅小学进行诗联创作及闽南语诗词吟唱讲座,陈红红副校长率闽南语诗词吟唱队的相关负责老师及部分学生前往观摩学习。讲座之后,与各专家就闽南语吟唱相关工作进行现场取经,交流。西隅小学提供了相关的帮助。
5.年1月25日,“中华第一诗村”——南安市贵峰村王赎回老师、张升老师、王瑞芳老师等应邀到子江中学指导师生们诗联创作及闽南语诗词吟唱。王会长讲授诗联创作,王瑞芳老师现场吟唱,并现场教授师生闽南语吟唱技巧。
6.年1月底,在初一、初二年段筛选和确定闽南语诗词吟唱队表演学生30多人。选定音乐老师及语文老师为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制定辅导计划,包括时间、曲目名称、表演形式等。要求辅导教师根据材料进行研究学习,模仿闽南语的准确发音,并联系外聘老师进行指导。确定吟唱曲目《渔歌子》和《浪淘沙》。
7.年3月,确定节目流程。把两首词的吟唱合并为《天上人间》。《漁歌子》写尽了江南水乡春季的湖光山色。在《浪淘沙》中,诗人以歌当哭,道出多少感人的人生慨叹。结合诗词的意境,融入了古典舞蹈、书法、国画等艺术元素。结合社团活动开展,开始着手排演。
8.年4月至7月初,开始准备演出服装、道具制作、场地布置,在反复彩排中逐渐改进。
9.年7月12日,子江中学与台南市德光中学签约,缔结为友好学校。签约仪式后,节目首次亮相,得到了台湾客人和现场观众的赞许。7月13日,在培元中学参与泉州-台南中学生中华经典诗词吟诵交流活动的演出,展示闽南语诗词吟唱成果,效果良好。
中华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而闽南语是我国汉民族语言的“活化石”,它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原貌,用闽南语吟唱古诗词,就可还原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吟诗的情景。但在目前青少年中,了解学习吟唱古诗词的却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光大,那绝对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严重失误。我们有责任让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子江中学历来重视“人文教育”、“书香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师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诗词进校园为载体,以《江韵》文学社为依托,以“经典诵读”、“诗词吟诵”等活动为平台,培养和激发师生对中华诗词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促进诗词爱好者之间的学习交流;让“诗词进校园”,让每个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诗词、诗歌的吟诵和创作,增长才情,热爱生活,传承文化。通过用地方方言吟唱脍炙人口古诗词,这种方法寓教于乐中,既能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高师生闽南文化素养水平。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传承、发扬和光大。
《相约五里桥》节目亮点:闽台各界媒体联动
附工作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张希达、晋江侨乡之声吴娜亚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