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名称更改经历了什么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真乃语言艺术体现。若把这个名称稍缩句,其本质是「泉州:中国的世界中心」,前半限定在中国,泉州是对中国来说的一个面向世界的中心。若完全缩句,就变成「泉州:中心」,至于「中心」之前该解读为「世界」还是「中国」,可各取所需。这种各取所需,有些类似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阐述。良渚申遗成功,对内宣传显著强调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意义,但申遗文本本身则在学理上谨慎得多。泉州项目之于中国也有特别意涵。在本文完稿后一天的5月11日《福建日报》理论周刊文史版发表的《泉州申遗项目更改的意义》一文便是典型例证。以我的观察猜测,古泉州(刺桐)史迹在「海上丝绸之路」和「港口城市」路径上走不通后,在一段时间内曾尝试将「多元文明」作为修改后的核心价值来重构阐述框架,不过历史所接手泉州项目补报任务后,「海洋商贸」回到C位。「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样精明高超的笔法,既避开了专业咨询机构对国际上「海丝」概念未定论的疑虑,又将海洋商贸置于核心价值以对接BeltandRoad这一议题,保持了「海丝」粘度的同时,还满足了国内对「海丝」这一初心的需要乃至野望。我不得不感叹汉语的博大精深。泉州项目的英文名称是Quanzhou:EmporiumoftheWorldinSong-YuanChina,若以当今意义的Emporium,大概可理解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大商场」。而在全球文献中,完全一字不差出现"Quanzhou:EmporiumoftheWorldinSong-YuanChina"这一表述的,我暂只查到王强的《刺桐风华录——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LegendaryPortoftheMaritimeSilkRoutes:Zayton(Quanzhou))》一书。目前的文本中,一个突破刻板印象的海洋商贸中心的确浮现了。从-申遗周期,到-00补报周期。泉州项目的OUV提炼阐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以下分别从文本服务团队、项目名称、遗产价值表述、符合标准表述、申遗点数量、要素构成逻辑与整体关联表述、每项价值与特征要素简介表述7个方面,粗略梳理泉州项目申遗表述的流变。特别是通过仔细对比每项价值与特征要素的简介表述后,发现00版申遗(补报)文本的学术化表达严谨,与之前的版本有较明显的差别。之前版本的表述较为缺少中心语汇,似带有「规划式思维」而呈现出夸耀式、导游词式的倾向表达,00年版本则围绕「海洋商贸」这一核心,在表述中以充实的实物证据和史料文献佐证价值与特征。在有些棘手的「多元文明」类申遗点的表述中,运用「多元社群」这一概念,以「人」为中介,铺设了多元文明—多元社群—海洋商贸的表述逻辑。此外,交通运输的表述分量有所增加,「水陆转运」、「水陆复合运输」、「河海运输」与清晰的港口分类表述相结合,交通设施—交通网络—海洋商贸这一逻辑也得以呈现。商船、商舶、商人、海商、商旅、商业性等词语的多频次出现,更突显了「商贸」的主题。遗产价值表述、符合标准表述、要素构成逻辑与整体关联表述、每项价值与特征要素简介表述的文字,引自泉州市申遗办泉州项目申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ly/12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