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进任何一座妈祖庙
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妈祖文化,源远流长□朱合浦▲子笛/摄影妈祖文化的核心是:立德、行善、大爱。如果你翻开关于妈祖的历史文献资料,你将从字里行间直接得出结论:妈祖教人行善,妈祖充满大爱。妈祖文化资料汗牛充栋,是一千多年来历代积累的丰富遗产。单说一部《天妃显圣录》记载了妈祖数十个护国庇民的灵验传说,记叙了妈祖一生的善行懿德;还有许许多多的诏书奏折、祭文碑记、匾额题碣,无不在诉说妈祖的善业。应该说,妈祖文化的流传,比酒文化、茶文化更民间更广博的是善文化。▲子笛/摄影如果你走进任何一座妈祖庙,你将读到独特的妈祖楹联,从中可以品味妈祖精神所在,了悟妈祖信仰精髓。湄洲祖庙有一副对联:“忠信涉波涛,周历玉洲瑶岛;神明昭日月,指挥水伯天吴。”这副对联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对妈祖褒奖极高。天津天后宫有一副对联:“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这副对联将妈祖比作女娲、大禹,圣功至大。南沙天后宫有一副赵朴初作的对联:“大海作慈航,为示现天后身而说法;众生行善业,必能得福德神之降祥。”赵朴初所言“众生行善业”,正是妈祖的昭示。可以说,所有妈祖楹联都寄托着人们对妈祖的信奉和对扬善的尊崇。▲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你留意妈祖庙里的一个特有现象——陈列船模,你就会从中了解到许多海外交流历史,学到许多造船知识。如山东庙岛妈祖庙内有古船模数百只,简直可以称之为船模博物馆。原来这是一种航海习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而另有一些船主因海上得妈祖神助化险为夷,也会将幸免一难的海船按比例缩小制作成模型,送到妈祖宫庙酬神供奉。庙岛展示的船模包括福建制造的“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又如,南京宝船厂娘娘宫殿内陈列一只宝船模型,那是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原型。福建一些妈祖庙中还供有“册封舟”的船模。不管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还是明清两代频繁出使琉球的“册封舟”,都在诉说妈祖曾负载过的和平使命。▲黄智三/摄影如果你涉猎妈祖诗词歌赋,你会发现许多著名诗人、文人写下了无数歌颂妈祖的篇章。宋代大文学家刘克庄是莆田人,他对家乡的妈祖庙作了咏叹:“湄洲屿隔雪涛中,闻此山川仿佛同。但是至今游息地,邦人处处作离宫。”而另一首:“虽沉璧马计安施?倏忽桑田变渺弥。说与神通君看取,潮头不到艮山祠。”此诗说的正是妈祖为钱塘江解除水患的神迹。刘克庄在另一首题为《白湖庙》的诗中,首句就是“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现在许多人在谈及妈祖信仰发源时,往往引用刘克庄的这一名句。明代著名戏剧作家汤显祖也写了一些与妈祖相关的诗,其中有一首的标题就是:《太常谢公北泊天妃宫有作,来年正朔立春谢公使琉球,感天妃神光济海焉》。而清代福建晋江进士庄俊元,所写《题北港朝天宫》一诗,短短20个字就将妈祖信仰作了一个高度概括:“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文人作诗,官员题诗,就连皇帝也不甘落后,明成祖永乐皇帝就有很著名的赞颂妈祖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妈祖诗文林林总总,蔚为壮观,都离不开妈祖行善事、妈祖佑和平的题旨。▲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你能够在农历三月廿三或九月初九参加妈祖庙会或祭典,你一定会被民间盛会的隆重热烈所感染。妈祖庙会的文化味太浓了!单祭品与仪仗就令人炫目,美不胜收。然后就是出游、妆阁,就是舞龙、舞狮,就是棕轿、刀轿......热闹非凡。那争插头炷香的场面更让人终生难忘;万千信众人头攒动,拥向妈祖庙前的大香炉,香烟熏得睁不开眼,所有的人都想在吉日良辰在妈祖面前叩拜上香,许下心愿。当然,妈祖庙会的最高规格要数天津天后宫的“皇会”,名曰皇会,就是连皇帝都被吸引过来参观的妈祖庙会!这位皇帝是乾隆。而此前康熙皇帝已下旨给妈祖祭典定规格,列入国家祀典,春秋谕祭。在中国享此殊荣的只有三位圣人,即宣圣孔子、武圣关帝、女圣妈祖。▲子笛/摄影如果你在湄洲祖庙迎接一个身穿印有庙号的马甲、手捧妈祖神像“回娘家”的台胞朝圣进香团,并同他们聊聊家常,你会发现他们对妈祖的顶礼膜拜之情已经深入骨髓、化成热血。而这种“妈祖热”必定伴随着他们对大陆故土的眷恋,对祖宗的寻根;甚至在前些年两岸未“三通”时,两岸妈祖信众已经抢先将妈祖视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桥梁,搞起了“两岸未‘三通’,妈祖先‘通’。”这不禁令人感叹;对海峡两岸来说,妈祖文化真是寻根的文化,和平的文化!▲黄智三/摄影如果你在妈祖庙的神龛前立定,摆上供果,拈三炷香,向着妈祖神像叩拜,你会发现妈祖那慈祥深邃的目光正注视着你,抚慰着你,让你尘虑顿消,神清气爽。这个时候你对妈祖精神有了顿悟:哦,妈祖如此伟大,是因为妈祖体现着中国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锲而不舍的生活向往;深深渗透着对健康、对平安、对博爱、对仁慈、对舍生取义、济世扶危、救死扶伤——这种精神性的崇拜。中华妈祖,扬善惩恶!妈祖文化,源远流长!作者简介朱合浦,年生,福建莆田人,长期从事文化工作,退休前任莆田市政协文教卫体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是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原委员;编著《莆田风情》《莆仙老民居》《珠还集》《莆仙摩崖题刻》《湄洲妈祖志》等书。退休后随子女移居厦门,是厦门市博物馆从事志愿服务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最美志愿者”。目前仍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阿朱讲妈祖妈祖神力,无远弗届。责任编辑
上一篇文章: 定了泉州多所学校提前放假返校时间是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煎包侠▼莆田旅游网ID:ptlyw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xw/1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