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王家福许清楷入选福建最美农技员
近日,由福建省农业厅编撰的《福建最美农技员典型风采》一书出版发行,晋江市农业局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家福(高级农艺师)和东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许清楷(农艺师)等两位同志,入选“福建最美农技员”。
王家福技术促增产政策促增收
那年,“莫兰蒂”及“鲇鱼”侵袭了八闽大地,给农作物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无数农技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在风里雨里奔波着,王家福就是其中之一。
王家福,现任晋江市农业局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参加工作的23年来,无论处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他总是全力以赴、勤勤恳恳,经常不辞辛苦地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工作,热情地接受农民群众的技术咨询,全心全意服务于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也因此,曾多次获得省、市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开拓进取、刻苦钻研
学海无涯,王家福也深知这一点。在工作的同时,他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开展“两学一做”学教活动为契机,能认真贯彻党员“三诺”,执行党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各项方针、路线和政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王家福还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提升学历,先后取得农学专科毕业,法学本科学士的成绩。在业务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农业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并用以指导全市农业生产。由于王家福的勤奋和钻研,他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年以来,他共撰写作物病虫防治、水稻抛秧、水稻机械插秧、作物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等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6篇,为推动全市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敢于奉献、忘我工作
现主持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全面工作的王家福,在种植业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开展业务工作,并出色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至年期间,他组织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能按照要求,组织做好个外业土样采集,土样化验工作。他深入基层对广大农户开展施肥情况调查,组织专家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并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全面推广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覆盖全市个行政村,涉及农户4万多户。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0万亩次,实现苗均节本30元以上,为农民节本万元以上。
年他负责开展全省水稻种植保险工作,牵头联合中保财险公司组织全市种粮专业户召开座谈会,及时布置水稻种植保险投保工作。他耐心细致地向农户宣传解读实施方案及理赔条款。经过宣传发动,水稻种植规模30亩以上农户参保率达83.63%,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全省参保率80%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水稻种植保险工作。
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大部分早稻处于孕穂抽穗期间,由于晋江市出现强降水、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部分即将成熟的早稻受到水淹,出现倒伏、稻谷发芽于田间等问题。灾情发生后,他马上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查灾情,指导灾后恢复生产自救。水稻受灾出险后,灾后损失评估急不可待,他又立刻协调组织种植业技术人员、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成立田间鉴定理赔小组,哪里报案出险,就快速行动到哪里,顶风冒雨,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查勘定损,及时、准确、公证的完成了灾情定损工作,做到该理赔的一分都赔,不该理赔的一分都不赔。为受灾户及时争取到理赔资金元。降低了粮农自然灾害风险,保障了农民利益。
在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及第17号台风“鲇鱼”的叠加影响下,强台风加上大量的降雨,晋江市农作物又受淹受浸、果树掉果折枝、大棚设施倒塌、损毁,给农业生产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失。王家福以最快速度组织协调科室人员分赴各种植专业场户开展灾前防御及灾后生产自救重建指导工作。灾前能主动深入一线指导重点规模场户做好抗台风防御工作,指导专业场户及时抢收在季作物、农业设施加固,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农户田间沟渠疏浚等灾前防御工作;灾后马不停蹄继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指导工作,通过编印技术简报,以及侨乡电视台、晋江经济报等新闻媒体宣传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措施。为农户第一时间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恢复灾后生产赢得宝贵时间;耐心细致地接受农户灾后生产技术咨询,第一时间帮助农户解决改种、补种作物种苗需求、调运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对受灾大棚设施进行灾毁核损,指导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主动衔接人保财险公司,协调水稻种植保险理赔事宜,对理赔手续提出简化建议,确保理赔款项尽快兑付到受灾户……就这样,他总是带领着工作人员,奋战在保障农户生产安全的一线上,不辞辛苦,为每一棵幼苗撑起了遮挡风雨的庇护伞。
创新思路、业绩突出
在二十几年的农业工作中,王家福不断开创新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以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片为抓手,组织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结合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促进农业“五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他经常组织同事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调查、监测,推广适用增产栽培技术应用,指导作物田间管理,接受技术咨询,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他不畏严寒酷暑坚持深入田间搞试验、示范,手把手为农民传授适用增产栽培技术,充当农业“五新”技术的实践者、推广员,为提高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及单产水平作出积极贡献。他更是不厌其烦地向农户解答“五新”技术问题、宣传各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组织开展中央良种直补、中央农资综合直补、油料生产奖励等政策的核实兑现工作。年至年,共核实兑现“三项直补”资金达多万元,通过农商银行以“一折通”的发放形式直接兑现到农户手中。
在探索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土地流转工作中,王家福也做好了应有的创新和努力。年至年,他组织实施省级冬种脱毒马铃薯优质生产示范片项目,在稻作区推广冬种马铃薯生产,推行“稻-稻-菜”三熟制种植模式,结合推广应用新品种、稻草包芯栽培、机械收获等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年间共推广冬种马铃薯生产多亩,增加农民纯收入多万元。这以后在稻作区“稻-稻-菜”种植模式得到普及应用。他还积极承担省级、泉州市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年承担《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特优航2号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年至年期间,共引进主要农作物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试验示范新品种64个。他通过设置试验方、示范片的展示,建立田间管理档案,做好观察记载和项目验收,以点带面促推广,为全市的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及后备优质种源,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及优质专用率,促进当地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深耕农技一线的劳动模范许清楷
在领导的眼里,他是好助手;在同事的眼中,他是好榜样;在农民的心中,他是“贴心人”。他是新时代农技推广战线上的标兵,是先进工作者,也是劳动模范,他就是晋江市农技员许清楷。
回归一线的农村青年
这个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农业一线的青年,一眨眼已经历了20多年,然而他却无怨无悔,不改初衷。年少的时候,他所在的晋江市农村属于风头水尾沿海丘陵地貌,旱涝无常。他的父亲是生产大队的老队长,看着父母和哥哥姐姐长期劳作,却剩粮不多,他打心里疑惑,为什么靠勤劳不能致富?长大以后,他才慢慢明白,要致富除了勤劳还要有技术、会经营。他相信总有一天搞农业,会过上好日子。于是他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理念,始终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默默地践行着当初的梦想。
要实现梦想,首先要努力学习。许清楷十分注重学以致用,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素养和从业技能。他坚持学以致用,自觉加强学习,坚持参加农业系统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及时充电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交流生产经验,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工作的能力和自身的农业农村工作能力。由于长期坚持积极学习,许清楷被评选为晋江市终身教育优秀志愿者。
服务农民的好帮手
在群众眼中,许清楷是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他始终坚持立足基层,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与人真诚沟通。在长期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注重组织协调和业务技能的平衡发展,深入一线搞好服务,不管是否上班时间,都能够保持在线与农民群众沟通交流。他认真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制,挂钩种植专业户,承担农业科技课题,组织实施并抓好现场指导工作,坚持深入一线,做好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在主要农事季节编印农业简报和害虫情报,以点带面,做好粮经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给人以诚实守信,刻苦耐劳的模范形象,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坚持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坚持认真做好技术服务,是许清楷的信条。每年台风暴雨来临,许清楷总能通过各种形式,第一时间通知农业场户做好防范措施,以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有时,在防范台风暴雨期间,虽然他的家离单位仅仅3公里,他还是两三天也回不了一次,就这样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年以来,由于工作尽职,成效显著,在单位民主测评中连续14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并于年经晋江市推荐,许清楷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泉州市评模委员会评选为泉州市级劳动模范。
他总是这样,敢于挑重担,始终任劳任怨,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问题。单位领导对他评价甚高,“他是‘三农’工作的好助手”。在实际工作中许清楷既能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又能做好落实工作的业务骨干的角色。他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善于组织协调工作关系,工作中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团结协作,有效地调动工作伙伴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结合岗位职责,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农民的好帮手。
农技推广的行家里手
农技推广工作是许清楷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的他,以身作则,带领农技人员主动推进当地农业发展,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方面,许清楷认真做好政策推广。他积极抓好队伍建设,认真学好、用活政策,指导发展农业生产,认真贯彻各级政府扶农政策,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发展从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从注重产量到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通过抓好抛荒复耕,引导专业大户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在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推广规模经营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他积极落实市、镇有关扶持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和良种直接补贴制度,把党委政府的扶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户,有效的提高专业场(户)的生产积极性,引导种植业大户扩大规模经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率。
近20年来,通过许清楷和工作伙伴的努力,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在的服务乡镇,实现规模农场(户)总经营面积将近亩,总流转面积占全镇可耕地面积90%。
另一方面,许清楷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长期以来,由他牵头的团队,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目标,认真做好项目推动者。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思路,以创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省级蔬菜标准园为抓手,通过牵头谋划,组织专业大户成立晋东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合作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引导中小规模农场和种植业大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经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冬季温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出口型胡萝卜,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率。年全镇规模经营总面积增长到亩。规模以上(经营面积亩以上)农业场户增长至个,农业总产值达3.93亿元。
此外,他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在他的带领下,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从传统经营到现代管理逐步提升。许清楷所在的乡镇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个,泉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晋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个。建设了17个无公害农产品(胡萝卜)基地和3家果蔬冷藏保鲜加工厂(库),总库容立方米,新增蔬菜冷藏加工生产线3条,延伸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农业生产上新水平争取了主动权。同时,许清楷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安全工作,积极促进农业生产在平稳中发展。
有人问他“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他说:“农民对我的一个微笑,我心里最乐;农民送上一杯热茶,是对我最好的奖赏;农民丰收时节,是我最高兴的事。”
来源:晋江市农业局
目前00+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jiangzx.com/jjsyy/11210.html